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原子发电厂(原子发电厂)  拼音:yuán zǐ fā diàn chǎng
旧称利用核反应发电的发电厂。参见「核能电厂」条。
《国语辞典》:原子能发电(原子能发电)  拼音:yuán zǐ néng fā diàn
运用原子核的分裂或融合所释放的大量热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推动发电机涡轮,藉以产生电能的发电方法。也称为「核电」、「核能发电」。
《国语辞典》: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  拼音:yuán zǐ xī shōu guāng pǔ yí
一种精密的检验仪器。利用不同元素会吸收不同光谱的特性,可做微量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早期原子吸收光谱仪以照相底片显影,现今已有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
《国语辞典》: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yuán zǐ néng wěi yuán huì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设立于民国四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其设立起源于联合国大会第九届常会审议美国政府所提「国际合作发展原子能和平用途」。当时主任委员由教育部长兼任,相关工作则由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兼办。四十四年八月修正组织规程,规定其主任委员由行政院院长聘任。五十七年五月九日,总统令颁「原子能法」明定设置原子能委员会,后遂成为依法设置之机关。设有核能技术处、辐射防护处等,及核能研究所、辐射侦测中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等附属机关。
《国语辞典》:国际原子能总署(国际原子能总署)  拼音:guó jì yuán zǐ néng zǒng shǔ
西元一九五七年成立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国际性组织。其目的在制止核子武器的扩散,并推动原子能和平用途。
《国语辞典》: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拼音:yuán zǐ xù shù
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占位置的次序编号。也是它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或核外的电子数。也称为「原子序」。
《国语辞典》:原子战争(原子战争)  拼音:yuán zǐ zhàn zhēng
利用战略空军、飞弹、地球卫星等战略运载系统投放核子武器的战争。
《国语辞典》:原子时代(原子时代)  拼音:yuán zǐ shí dài
原子能被发现以后,有代替电力而为文明原动力的趋势,因而称自此以后的时代为「原子时代」。
《国语辞典》:原子落尘(原子落尘)  拼音:yuán zǐ luò chén
原子弹或氢弹爆炸后在大气中所造成的大量具有放射性粉尘。当其降落至地球表面,会造成辐射性的污染,对所有生物均具有极大的伤害性。也称为「落尘」。
《国语辞典》:原子符号(原子符号)  拼音:yuán zǐ fú hào
用一或二个英文字母表示原子种类的符号。例如碳为C、钙为Ca。也称为「化学符号」、「元素符号」。
《国语辞典》:原子钟(原子钟)  拼音:yuán zǐ zhōng
1.利用铯原子的某精细能阶间所产生迁移辐射线的固定频率制成的计时器。
2.利用分子或原子核的快速振动,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装置。其精确度远比机械钟或电钟为高。
《国语辞典》:原子云(原子云)  拼音:yuán zǐ yún
核武器爆炸时所产生的上升云团,其内包含各种汽化的物体、灰尘、高温气体等。也称为「蕈状云」。
《国语辞典》:原子序  拼音:yuán zǐ xù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是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上所占位置的次序编号。中性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中性原子的原子序也等于电子数。
《国语辞典》:原子炉(原子炉)  拼音:yuán zǐ lú
用以产生核分裂,并能保持及控制链反应的装置。也称为「核反应器」。
《国语辞典》:原子量  拼音:yuán zǐ liàng
1.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基态原子之静止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的质量极为微小,于是以碳-12原子为标准,定其原子量为12原子质量单位(amu)。其他原子之质量为与碳-12原子质量之十二分之一的比值。
3.平均原子质量。考虑原子在自然界中的丰度,计算所得之平均质量,即其周期表上所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