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灾厉
阶厉
警厉
气厉
增厉
危厉
相厉
淫厉
劝厉
厉翼
公厉
震厉
深厉
毒厉
疾厉
《漢語大詞典》:灾厉(災厲)
见“ 灾癘 ”。
《漢語大詞典》:灾疠(災癘)
亦作“ 灾厉 ”。 病疫;病灾。 汉 徐干 中论·历数:“阴阳调和,灾厉不作。”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亢阳如久,必思甘雨之泽;灾癘若多,剋待良医之药。”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辞庙文》:“雨暘时若,灾癘不起,岂某之能,繄神之功。”
《漢語大詞典》:阶厉(階厲)
(1).祸害的开端,导致祸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东厂印:“然其时貂璫未炽,安得有如许雄峻之称。此必 王振 用事时另铸,以张角距,迨后 直 ( 汪直 )之西厂, 瑾 ( 刘瑾 )之内行厂。阶厉于此矣。” 清 高其倬 《古北口》诗:“齷齪何足论,阶厉病前哲。”
(2).指导致祸害的人。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若连兵不解,作鷸蚌之持,而列强收渔人之利;吾恐四万万神明之胄,将为奴为隶,万刦不復矣!异日追原祸始,谁为阶厉?”参见“ 厉阶 ”。
《國語辭典》:厉阶(厲階)  拼音:lì jiē
通往灾祸的阶梯。语出《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后指祸端。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从微至著,遂成厉阶。」《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嵌红豆于骰子,相思骨竟作厉阶。」
分類:祸端
《漢語大詞典》:警厉(警厲)
见“ 警励 ”。
《漢語大詞典》:警励(警勵)
亦作“ 警厉 ”。 告戒勉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羣臣。”旧唐书·张建封传:“ 建封 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贵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梁启超 《新民议·叙论》:“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
《漢語大詞典》:气厉(氣厲)
时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西北隰中,有大蛇……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
分類:时疫
《骈字类编》:增厉(增厉)
齐书高帝纪慕善之俦仰徽猷而增厉
《漢語大詞典》:危厉(危厲)
谓惊惧不安。易·遯“係遯,有疾厉” 三国 魏 王弼 注:“繫於所在,不能远害,亦已惫矣,宜其屈辱而危厉也。” 唐 柳宗元 《对贺者》:“夫为天子尚书郎,谋无所陈,而羣比以为名,蒙耻遇僇,以待不测之诛。苟人尔,有不汗栗危厉偲偲然哉?” 宋 王禹偁 《并诰》:“祗慄危厉,若济巨海,而弗庸舟,惟其溺。”
《漢語大詞典》:相厉(相厲)
互相劝勉。厉,通“ 励 ”。礼记·聘义:“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先生自甫掇功名,即已厌薄仕进,慏然有志于古之作者,与同里 欧阳绍洛 磵东 ,以诗相厉。”
分類:相劝劝勉
《漢語大詞典》:淫厉(淫厲)
(1).祸害,灾害。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以为淫厉。”后汉书·襄楷传:“淫厉疾疫,自此而起。” 唐 元稹 《告畬竹山神文》:“播布不殖,淫厉不息。” 清 吴敏树 《上曾侍郎书》:“盖时之方昌,虽一二小儒文墨之气,必不污杂淫厉。”
(2).暴戾,过于猛烈。隋书·艺术传·万宝常:“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
《漢語大詞典》:劝厉(勸厲)
见“ 劝励 ”。
《漢語大詞典》:劝励(勸勵)
亦作“ 劝厉 ”。 激励,勉励。孔丛子·儒服:“‘古之贤圣无不能饮也’……此言何生? 子高 曰:‘生於嗜酒者,盖其劝厉奬戏之辞,非实然也。’”《周书·寇洛传》:“见危授命,推贤而奉,此而不赏,何以劝励将来?” 宋 陈亮 《廷对策》:“士大夫,风俗之倡也,朕所以劝励其志者不为不勤,而偷惰之习犹未尽革。” 黄兴 《黄花岗之役》:“并愿年年此日,永永举行纪念,追思既往,劝励方来,谅亦诸君所表同情者。”
分類:激励勉励
《漢語大詞典》:厉翼(厲翼)
厉,也写作“励”。奋勉辅佐。书·皋陶谟:“惇叙九族,庶明励翼。”逸周书·和窹:“王乃厉翼于 尹 氏八士,唯固允让。” 孔晁 注:“厉,奬厉也。”《晋书·夏侯湛传》:“用集我父母之训,庶明厉翼,邇可远在兹。”旧唐书·崔珙传:“爰自青衿,迄于白首,厉翼之志,始终不渝。”
《漢語大詞典》:公厉(公厲)
古代无后诸侯之鬼,为诸侯所立五祀之一。《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 孔颖达 疏:“曰公厉者,谓古诸侯无后者,诸侯称公,其鬼为厉,故曰公厉。”
《漢語大詞典》:震厉(震厲)
(1).雷声。雷声猛烈,故称。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性严,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
(2).形容声响猛厉。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此日足可惜:“其语鏗鏘震厉,全仿 韩 体。”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杨四》:“至二更将尽,闻楼上有声,始而窸窣,继而震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轮声震厉,再往下也听不清楚了。”
(3).威猛严厉。明史·于谦传:“ 谦 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4).整肃;整治使严肃。宋史·邵必传:“ 必 居官震厉风采,始至郡,唯一赴宴席;行部,但一受酒食之餽。”
(5).巨大的灾祸。 清 陈梦雷 《抒哀赋》:“震厉已及余躬兮,犹惘惘其如疑。”
《漢語大詞典》:深厉(深厲)
深自勉励。清史稿·张煌言传:“故每毡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张苍水集·复郎廷佐书》作“弥厉”。
分類:自勉勉励
《漢語大詞典》:毒厉(毒厲)
恶疮。 宋 苏舜钦 《城南感怀呈永叔》诗:“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麻:“胡麻数龠充肠,移时不馁……其为油也,髮得之而泽,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厉得之而解。”
分類:恶疮
《漢語大詞典》:疾厉(疾厲)
(1).谓因疾惫而致危厉。易·遯:“九三。係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孔颖达 疏:“遯之为义,宜远小人。既係於阴,即是有疾惫而致危厉。故曰有疾厉也。”
(2).同“ 疾癘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 汉 郑玄 注:“得疾厉之气也。”孝经·感应“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宋 邢昺 疏:“谓阴阳和,风雨时,人无疾厉,天下安寧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大凡物理有常、有变……随其所变,疾厉应之,皆视当时当处之候。”
分類:邢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