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致日
周礼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序注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此长短之极极则气至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分日在娄秋分日在角而月弦于牵牛东井亦以其景知气至不春秋冬夏气皆至则是四时之序正矣
周礼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注冬至日在牵牛景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此长短之极极则气至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分日在娄秋分日在角而月弦于牵牛东井亦以其景知气至不春秋冬夏气皆至则是四时之叙正矣
分类:卿监历法
《分类字锦》:会终(会终)
后汉书律历志见伏有日留行有度而率数生焉参差齐之多少均之会终生焉
分类:历法
《國語辭典》:阳历(陽曆)  拼音:yáng lì
只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忽略月相变化所制定的历法。如埃及历法及目前世界各国所通用的格勒哥里历等皆是。也称为「太阳历」。
《漢語大詞典》:年根
(1).历法计年的起点。清史稿·时宪志一:“拟自 道光 十四年甲午为年根,按实测之数,将原用数稍为损益,推得日行交节时刻,似与实测之数较近。”
(2).方言。年底。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六:“富家白面堆成山,穷人年根去讨饭。”
《漢語大詞典》:王岁(王歲)
钦定历法的年岁。 宋 胡宿 《贺留守相公》:“天元復始,王岁开端。” 宋 强至 《代留守侍中契丹贺正旦人使三幅书·右番大使》:“比者邦家相庆,甫王岁之闓端。”
分類:历法年岁
《分类字锦》:水称(水称)
宋史律历志国朝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置署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壶以注水乌以引注称以平其漏箭以识其刻牌以告时于昼契以发鼓于夜
分类:历法
《漢語大詞典》:殷历(殷曆)
(1).起于 周 末而传于 汉 初的六种古历之一。《后汉书·律历志中》:“案暦法,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 鲁 ,凡六家,各自有元。 光 晃 所据,则 殷 历元也。”
(2). 殷商 时所用历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商 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 祖甲 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 殷墟 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 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
《漢語大詞典》:二之日
指 周 历二月。即 夏 历十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十一月为岁首。《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二之日, 殷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漢語大詞典》:小历(小曆)
始于 唐 末的一种民间历法。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唐 建中 时,术者 曹士蔿 始变古法,以 显庆 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号《符天历》。然世谓之小历,祇行於民间。”
《分类字锦》:成度
后汉书律历志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列宿终于四七受以甲乙终于六旬
分类:历法
《分类字锦》:推星
五代史司天考世宗即位端明殿学士王朴通于历数乃诏朴撰定朴奏曰臣虽非能者敢不奉诏乃包万象以为法齐七政以立元测圭箭以候气审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步月推迟速以推星考王道之斜正辨天时之升降而交蚀详焉
分类:历法
《漢語大詞典》:章月
古代历法名词。古人以235月为章月。《汉书·律历志上》:“以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按,会数47,乘5得235。参见“ 章岁 ”。
《漢語大詞典》:章岁(章歲)
古代历法名词。1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时值不同,古人发现经过19次冬至,日月才相会于原点,即太阳周天19次,月球周天235次。因而将19年称为“章岁”,235月称为“章月”。又因十九年只有228个月,所以一个章岁中要置七个闰月。《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 甄鸾 述:“更以一千九百四十八除朔,积分得二百三十五,即章月也。章月与章中差七,即一章之闰。更置二百二十八以岁中十二除之,得十九,为章岁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历数起於冬至,卦气起於中孚。而十九年为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此其纲领也。”
《漢語大詞典》:章岁(章歲)
古代历法名词。1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时值不同,古人发现经过19次冬至,日月才相会于原点,即太阳周天19次,月球周天235次。因而将19年称为“章岁”,235月称为“章月”。又因十九年只有228个月,所以一个章岁中要置七个闰月。《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 甄鸾 述:“更以一千九百四十八除朔,积分得二百三十五,即章月也。章月与章中差七,即一章之闰。更置二百二十八以岁中十二除之,得十九,为章岁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历数起於冬至,卦气起於中孚。而十九年为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此其纲领也。”
《漢語大詞典》:考步
推究天文历法。宋书·天文志一:“ 张衡 为太史令,乃铸铜范。 衡 传云:其作浑天仪,考步阴阳,最为详密。”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绍兴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岁,虏且送死。詔以问太史,考步如言。”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太乙推算:“时无星官歷翁考步推賾,庸詎知非入元、復元之际乎?”
《國語辭典》:黄历(黃曆)  拼音:huáng li
1.黄帝时的历法。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之一:「炎图丧宝,黄历开璿。」
2.清代所颁行的历法。后泛指历书,载有农时节气和日常生活的宜忌。也作「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