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03,分207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李次鱼(字 直卿 号 复斋 )
毛宏(字 叔度、虞卿 公弼 )
倪朴(字 文卿 号 石陵 )
史文卿(字 景望 )
宋唐卿
苏云卿
王墨卿
吴莘(字 商卿 )
周椿年(字 春卿 )
罗良弼(字 长卿 号 漫叟 )
释择卿
林大鼐(字 梅卿 )
郑清卿
朱冠卿
其它辞典(续上)
黄中辅(字 槐卿 号 细高居士 )李次鱼(字 直卿 号 复斋 )
毛宏(字 叔度、虞卿 公弼 )
倪朴(字 文卿 号 石陵 )
史文卿(字 景望 )
宋唐卿
苏云卿
王墨卿
吴莘(字 商卿 )
周椿年(字 春卿 )
罗良弼(字 长卿 号 漫叟 )
释择卿
林大鼐(字 梅卿 )
郑清卿
朱冠卿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黄中辅,字槐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力学尚气节。绍兴中秦桧当权,诛锄异己,中辅作乐府题太平楼,有「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之语。桧大怒,踪迹不得而止。晚岁屏居山园,号细高居士,名斋曰转拙。以布衣终。见《金华贤达传》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直卿,号复斋。高宗绍兴间举人。为长沙酒正。博学力行,朱熹、张栻皆有诗赞其学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叔度。毛彻子。高宗绍兴间进士。能世其家学。为宁海主簿,方半年而政教大行。会丁父忧,以哀伤过度卒。全宋诗
毛宏,字叔度,原名公弼,字虞卿。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梅溪前集》卷一),授宁海主簿。丁父母忧,以哀毁卒(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浦江人,字文卿,号石陵。喜谈兵说剑,耻为无用之学。高宗绍兴末,闻金人欲南下,拟上万言书请加征讨,郑伯熊见而极称之。与陈亮为学侣,遭废徙筠阳,久之乃得赦归。平生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有《舆地会元》、《鉴辙录》、《倪石陵书》。全宋文·卷五四○六
倪朴(朴),字文卿,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居于石陵村,因号石陵。尝应进士举。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而不果。为人好使气,年四十七犹未娶,时人鲜有知之者,独郑伯熊、陈亮极称之。后为里人所搆,徙置筠州,会赦得还,槁饿以死。著有《舆地会元志》四十卷、《鉴辙录》五卷。谢翱编其集为《石陵先生倪氏杂著》,元时尚存七卷,后佚。见宋濂《倪石陵传》(《倪石陵书》卷首),《金华贤达传》卷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四年(1144)任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十五年(1145)任著作佐郎。绍兴十八年(1148)任起居舍人。绍兴十九年(1149)3月放罢。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五八二
吴莘,字商卿,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绍兴初,为承直郎、知高邮军兴化县事。著有《楚国图经》二卷。见《吴兴掌故集》卷四及其自撰《高邮军兴化县重建濯缨亭记》。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三
周椿年,字春卿,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周因子。以荫补将仕郎,调明州象山主簿,迁抚州判官。绍兴十六年,知仙游县。绍兴末通判道州,时令大臣各举可为郡守者,礼部侍郎金安节以椿年吏绩闻,未赴而卒。见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二《周因传》附《周椿年传》,又见同书卷一二七《周椿年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罗良弼(一一○八——一一六四),字长卿,自号漫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三年复诗赋科,一出首乡举。绍兴二十七年廷试,授迪功郎,调赣州会昌东尉。隆兴二年卒,年五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欧阳三苏年谱》一卷、《欣会录》十卷、《诗话》二十卷、《闻书》七卷。见《澹庵集》卷二六《会昌县东尉罗迪功墓志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择卿。天台人。天资聪敏。博学强记。受教于上竺慈辩。尝曰。四明旨意。吾已得之。惟起教观。信之未及。然不敢不信也。初主车溪寿圣。未尝屈节豪贵。徒众三百。施者自至。年三十。后即废卷禅坐。每遇讲演。但令侍者日供讲帙。辩说如流。听者说服慧解。昙应领徒至车溪。值说无量义经。闻之。谓同行曰。此师。言有典刑。足堪问道。即求依止。有不循规者悦。众以闻询其名指言。有朋、可观。师置勿问。观。字宜翁。华亭戚氏子。年十六具戒。闻车溪声振江浙。负笈从之。一日闻举唱云。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气汤。师闻而心服。玉慧觉有横山。命师偕行。读指要。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叹曰。语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寿圣。迁当湖德藏。居阅世堂。为楞严补注。霅以祥苻延阅二载。以疾返当湖南林。一室萧然。人不堪之。乃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𣏌。出镇姑苏。请主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击节不已。次以皇子魏王命主延庆。时已八十九岁。行李寂寥。人所叹服。不二载仍归当湖。自题其像曰。维摩诘不坏于身。而随一相老竹庵。坏与不坏。初无欠长。到处江山风月。不是这个伎俩。淳熙九年二月。无疾而逝。师五住当湖。皆退隐于竹庵。因以自号。大慧杲尝过之。对语终日。叹之曰。教海老龙也。师见斋房安像。即诫之曰。汝起居无礼。说无益语。少时焚香之敬。不补终日媟嫚之罪。其谨慎微细如此。朋。金华人。自号牧庵。一家教文。背诵几半尽。得车溪之道。主仙潭。徙能仁。讲道日盛。晚主延庆。于方丈扁一室曰。六经堂。中设一几。而初无文字。士大夫怪其诞。众至寺欲屈之。师令侍者先语之曰。诸贤欲何。相见若宾礼。则对坐。商略若请益。则侍立。发问若索难。则客先伸三问。咸曰。乞从宾礼。及对语。援引不已。乃知六经在胸中也。每临讲不预观文。尝曰。我七番讲止观。于正修中。未尝道著一字。又曰。大部中。欲作一难。如片纸大。亦不成。所谓文字性离。皆解脱也。或问。十境十乘。方成观法。荆溪何云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师曰。向伊道。摄事成理了也。又问。圆顿教中。为立阴否。师高声一喝云。阴入重担。尝自现前。何更问立不立。且御众厉。而简左右。或欲师白堂整众者。师曰。吾所以不数数告众者。是有意也。不见道频雷天失威。乾道四年十二月。坐青玉轩。集众念佛。端坐而逝。禀法弟子甚众。师自博强记。不畜科策。尝谓同学竹庵曰。天下只一个半座主。老兄秪半个。问何为半个。师曰。不合多几个纸策也。在仙潭日。竹庵来访。为上讲。师读大科竟。即收帙曰。宗师在座。不敢文文。其对尊宿之礼。尚谦如此。二师为学时。车溪夜坐方丈。闻廊庑有天乐声。遣人迹之。声出师房。车溪附壁隙窥之。见二师。于灯前相戏。举手作无声乐。车溪益奇之。故临终。以法道相寄。 观塔。在德藏西北隅。为筑城所夷。知县谢良弼。梦一紫衣老僧。谓曰。我竹庵也。以塔累公。谢寻访。果得塔。因为缮治。复立石表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八年(1148)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