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十宗  拼音:shí zōng
中国佛教华严宗将印度佛教流派和经典判分成十宗。一、法我俱有宗,谓犊子部等;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部等;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等;五、俗妄真实宗,谓说出世部等;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七、一切皆空宗,谓《般若经》等;八、真德不空宗,谓《楞伽经》等;九、相想俱绝宗,谓《维摩经》等;十、圆明具德宗,谓《华严经》等。
《漢語大詞典》:酥酡
古 印度 酪制食品名。法苑珠林卷一一二:“诸天有以珠器而饮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触香味,皆悉具足。” 宋 林洪 《山家清供·玉糁羹》:“ 东坡 一夕与 子由 饮,酣甚,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糝。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 天竺 酥酡,人间决无此味。’”
《漢語大詞典》:南天竺
(1).南部 印度 。 印度 古称 天竺国 ,分东、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自 新头河 至 南天竺国 ,迄於 南海 ,四万里也。” 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 ,为法头陀来此国。”
(2).灌木名。 宋 陆游 《新寒》诗:“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卷七:“蓝田竹,在处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叶叶相对,而颇类竹……世传以为子碧如玉,取 蓝田 种玉之义,故名。或云:此本自 南天竺国 来,自为南天竺,人讹为蓝田竹。”
(3).曲名。参阅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表
《漢語大詞典》:罗计(羅計)
印度 占星术名词。罗睺和计都的并称。 印度 历法在 唐 时传入我国,我国星命家以为罗睺为天首之星,计都为天尾之星,相对运行,拦截诸星,最为紧要。见 唐 张果 《星宗·罗计》
《漢語大詞典》:修罗场(修羅場)
古 印度 神话中的恶神修罗与天神战斗的场所。通常用以形容惨酷的场合。 邹韬奋 《抗战以来》附录:“在 兰州 、 西安 、 洛阳 、 綦江 、 曲江 等地,则竟有所谓‘集中营’和‘劳动营’,成为伤害青年身心的修罗场。”
《漢語大詞典》:注辇(注輦)
古国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罗曼德耳 (Coromandel)海岸。 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来 中国 通好。自十一世纪前期至十五世纪前期,同 中国 保持悠久的友好关系。 宋 欧阳修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 广州 纔八国。其间 注輦 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参阅宋史·外国传五·注辇
《漢語大詞典》:猴池
古 印度 五大佛教精舍之一。亦用以美称佛寺。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火炎 崑岳 ,高臺与 雁塔 同平;水浸天街,曲岸与 猴池 共尽。”参见“ 獼猴池 ”。
《漢語大詞典》:猕猴池(獼猴池)
梵语意译。即 猴池 。在古 印度 毘舍离 庵摩罗园 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其西北有窣堵波, 无忧王 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为佛穿也,在昔 如来 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见四分律卷二。今 印度 著名的 桑奇 (Sanchi)北门石柱上尚有这一传说的浮雕。参见“ 猴池 ”。
《漢語大詞典》:僧祛
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古代 印度 哲学的一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自性”,其中包含互相矛盾配合的三“德”,因而转变为二十三谛;此外还有绝对的“神我”,以上合共二十五谛,即宇宙的一切。经典《数论颂》有 真谛 汉 译本,名金七十论。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僧佉,此语讹也。应言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为宗,旧云二十五諦也。” 章炳麟 《无神论》:“僧佉(译曰数论)之説,建立神我,以神我为自性三德所缠缚,而生二十三諦,此所谓惟我论也。”
《國語辭典》:四大洲  拼音:sì dà zhōu
佛教宇宙观中,以须弥山为世界的中心,四边咸海之中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言洲异者,谓四大洲,一南赡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也作「四天下」。
《國語辭典》:安息香  拼音:ān xí xiāng
1.安息香科野茉莉属「安息香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的树干,经割破后渗出的一种香胶性树脂。常为薰香之原料,亦入药,具有防腐、兴奋、袪痰及利尿作用。
2.用安息香加其他原料制成的香。《土风录。卷四。安息香》:「坐绳床,烧安息香。」
《漢語大詞典》:毗富
亦作“毘富”。 梵语。 毗富罗山 的省称。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佛经中常以形容广大无际。《涅槃经》卷二三:“一一众生,一刼之中,所积白骨如 王舍城 毗富罗山 。” 唐 寒山 《诗》之二三○:“罪业如 毘富 ,岂得免灾毒。”
分類:梵语印度
《国语辞典》:竺法兰(竺法兰)  拼音:zhú fǎ lán
人名。东汉中天竺(今中印度)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到中国,住白马寺与迦叶摩腾合译四十二章经。是中国佛经传译之始。然其人其事具不见道安、僧佑经录,故近世学者多所持疑。
《国语辞典》:陈那(陈那)  拼音:chén nà
人名。(西元440?~520?)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属婆罗门种姓,先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改学大乘,为世亲的弟子。佛教新因明学的创始者。他把因明从辩论技术,发展成知识论。其学说除了为大小乘佛教吸收外,也影响耆那教、胜论派等。
《漢語大詞典》:贝藏(貝藏)
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 印度 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宋 洪适 《广州狱空道场疏》:“爰啟梵筵,广敷贝藏,拔沉冤于既往,严浄福以无边。”
《漢語大詞典》:塔婆
梵语stūpa或古 印度 俗语thūpa的音译。塔。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塔婆:或言‘偷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覩波’,此言‘庙’也。”释氏要览·送终立塔:“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