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0,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彦辅怜卫叔
燕婉
炀灶
义方教子
玉润
郑卫
执靮
仲尼去卫之陈
庄姜恨
词典
精卫
宿卫
卫霍
羽卫
卫尉
环卫
典故
彦辅怜卫叔

相关人物
卫玠
 
乐广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玠传》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囧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例句

秦家重萧史,彦辅怜卫叔。 白居易 和梦游春一百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卫宣公


《诗经·邶风·新台》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汉·毛氏传:「燕,安也。婉,顺也。籧篨,不能俯者。」东汉·郑玄笺:「鲜,善也。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

例句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白居易 母别子

典故
相关人物
侏儒
 
弥子瑕
 
卫灵公


《韩非子》卷九《内储说上》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壅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例句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柳宗元 夏日苦热登西楼

典故
义方教子

相关人物
卫庄公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隐公·传三年〉~53~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典故
相关人物
卫玠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玠传》
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典故 

《礼记注疏》卷三十八〈乐记〉~686~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论语注疏·卫灵公》~38~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例句

正声消郑卫,古状掩笙簧。 司空曙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

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鲍溶 子规

典故
相关人物
柳庄
 
卫献公


《礼记·檀弓下》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

例句

抽毫连夜侍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二首

典故
仲尼去卫之陈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20~
去即过蒲。月馀,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韨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馀,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典故
庄姜恨

相关人物
戴妫
 
庄姜
 
卫庄公


《诗经·邶风·燕燕·序》
「《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东汉·郑玄笺:「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其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例句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李山甫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國語辭典》:宿卫(宿衛)  拼音:sù wèi
1.值宿宫禁,担任警卫。《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卫于汉,吕太后封为朱虚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馀年。」
2.值宿守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次日,移于城外安歇,唤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
《漢語大詞典》:卫霍(衛霍)
西汉 名将 卫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谓 萧 曹 不足儔, 卫 霍 不足侔也。” 唐 张说 《药园宴武洛沙将军》诗:“文学引 王 枚 ,歌钟陈 卫 霍 。” 明 许自昌《水浒记·论心》:“自昔 萧 曹 任,难图 卫 霍 功。”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竪子争传 卫 霍 名。”
《漢語大詞典》:羽卫(羽衛)
帝王的卫队和仪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羽卫蔼流景,綵吹震沉渊。” 唐 薛存诚 《东都父老望幸》诗:“鸞舆 秦 地久,羽卫 洛阳 空。”旧唐书·赵隐传:“ 德宗 幸 奉天 ,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 宋 曾巩 《里社》诗:“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
《国语辞典》:卫尉(卫尉)  拼音:wèi wèi
职官名。秦置,汉时九卿之一,掌宫门警卫。汉景帝时改称为中大夫令,旋复旧名。魏晋以下多沿置。隋时改掌军器仪仗帐幕之事。唐宋因之,南宋高宗建炎后并入工部。元称卫尉院,明废。
《國語辭典》:环卫(環衛)  拼音:huán wèi
宫廷的守卫军队。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重门无结草之禦,环卫无谁何之人。」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李肃曾是卓家奴,晚能自拔来归义,可以骠骑大将军,仍领羽林作环卫。」
《國語辭典》:燕婉  拼音:yàn wǎn
1.安详温顺。《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遽篨不鲜。」
2.夫妇恩爱欢好。汉。苏武〈诗四首〉之二:「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唐。白居易〈新乐府。母别子〉:「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漢語大詞典》:嬿婉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沈约 《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
(2).也借指美女。 汉 张衡 《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嬿婉。”
(3).欢好;和美。文选·苏武〈诗〉之三:“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吕向 注:“嬿婉,欢好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 吕延济 注:“郁穆,嬿婉,和美貌。” 明 沈鲸《双珠记·吉筵叙故》:“ 秦 晋 同休,成两姓绸繆之好; 朱 陈 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
《國語辭典》:炀灶(煬灶)  拼音:yàng zào
在灶前烤火,遮蔽灶的火光,后面的人无从见之。语本《战国策。赵策三》:「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比喻佞幸专政,蒙蔽国君的贤明。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七出:「凄凉更有断肠诗,怕依丛炀灶指日间难免诛夷。」
《漢語大詞典》:玉润(玉潤)
(1).礼记·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后因以“玉润”比喻美德。 汉 班固 《东京赋》:“﹝百姓﹞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赞》:“温乎其仁,玉润外鲜。”《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
(2).形容外貌光洁润泽。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 萇弘 血。” 宋 赵彦端 《鹧鸪天·箫莹》词:“花动仪容玉润颜,温柔嫋娜趁幽闲。”
(3).晋书·卫玠传:“﹝ 卫玠 ﹞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玠 妻父 乐广 ,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壻玉润’。”后因以“玉润”作女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丁诉之乙云未立婚书》判词:“请从玉润之诉,无过桃夭之时。” 明 沈璟 《义侠记·解梦》:“应招子壻称玉润,会看爱女荣闺閫。” 清 王士禛 《〈敬业堂诗集〉序》:“老友 海昌 陆先生 辛斋 ,尝携其爱壻 查夏重 词一卷见示…… 夏重 既 辛斋 玉润,且为吾友 勉斋 黄门犹子。”
《國語辭典》:郑声(鄭聲)  拼音:zhèng shēng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國語辭典》:郑音(鄭音)  拼音:zhèng yīn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音」。《礼记。乐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也称为「郑声」。
分類:音乐俗乐
《漢語大詞典》:郑卫(鄭衛)
(1).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楚辞·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
(2).指 郑 卫 二国的音乐。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 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萧惠基传:“自 宋 大明 以来,声伎所尚,多 郑 卫 ,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众耳喜 郑 卫 ,琴亦不改声。”
(3).指诗经中 郑国 、 卫国 的民间歌诗。 清 汪熷 《〈长生殿〉序》:“ 郑 卫 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4).古称 郑 卫 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过 郑 卫 ,城外艰苦逾 唐 魏 。”
《漢語大詞典》:执靮(執靮)
握马缰。借指骑马。 唐 韩偓 《病中闻复官》诗之一:“抽毫连夜侍 明光 ,执靮三年从省方。” 宋 王安石 《祭马龙图文》:“始逢君之执靮,屡顾我而回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 傅尔丹 ﹞率 满洲 、緑营等五万兵讨之,诸 蒙古 藩臣皆执靮以从。”
分類:马缰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