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卢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燕人。始皇三十二年使入海求仙药,不获。与侯生私谓始皇贪权势,未可为求仙药,相谋亡去。始皇怒,乃下令坑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一说卢生即隐居庐山之卢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8 【介绍】: 西晋范阳涿人,字子若。卢毓子。世以儒业显。在魏,曹爽辟为掾,累迁吏部尚书。入晋,为都督沔北诸军事。历宰州郡,不尚功名,不营私产,举才必贤,号为廉平。著诗赋论数十篇,名《小道》。卒谥元。
全晋文·卷三十四
钦字子若,范阳涿人,魏司空毓子。大将军曹爽辟为掾,举孝廉、除尚书郎,爽诛坐免。寻为侍御史,袭父爵大利亭侯,迁琅琊太守。太傅宣帝辟从事中郎,出为阳平太守,迁伏波将军,都督淮北,徵拜散骑常侍、太司农,迁吏部尚书,进封大梁侯。武帝受禅,迁平南将军,都督沔北诸军事,入为尚书仆射,加侍中、奉车都尉,领吏部,咸宁四年卒,赠卫将军开府,谥曰元。有《小道》若干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
《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
《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
《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48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号南郭子。居汝州梁县。敬宗宝历间,为度支员外郎。历户部郎中、太常少卿、汝州刺史。文宗开成四年,自大理卿出为福建观察使。诗童林杰九岁造谒,备受嘉奖。武宗会昌五年,官河南尹,与白居易为友。旋出为岭南节度使。宣宗大中初,入为太子宾客,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8?—848? 别号南郭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居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敬宗宝历年间官度支员外郎。历户部郎中、太常少卿、汝州刺史。文宗开成四年(839)由大理卿出为福建观察使。闽中名士林杰九岁造谒,备受嘉奖。武宗会昌五年(845)居官河南尹,以年未七十,虽与白居易“九老会”而不及列。旋出为岭南节度使。宣宗大中初入朝为太子宾客,卒。事迹散见《因话录》卷六、《旧唐书·文宗纪》、《新唐书·孝友传》等。《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和刘梦得岁夜怀友》,或以为卢真诗。《全唐诗续拾》补2句。
全唐文·卷三百三
贞。开元时官度支员外郎。授汝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
卢眉娘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2—? 【介绍】: 唐人。生而眉如线且细长,人以眉娘呼之。顺宗永贞时南海贡于朝。时年十四,性聪慧,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又能以五彩丝一缕分为三缕,于掌中结飞盖五重。顺宗叹其工,谓之神姑。宪宗元和中,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为道士,放归南海,赐号逍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2—? 南海(今广东广州)女子。生而眉长,故名眉娘。善针绣,时以为神针。顺宗永贞元年(805),14岁召入宫中,号为神姑。宪宗时度为女道士,赐号逍遥大师。放归后数年而卒,时以为升仙。事迹据《杜阳杂编》卷中。《全唐诗》存诗2首,署眉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96—835 【介绍】: 唐济源人,祖籍范阳。初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后居洛阳。时韩愈为河南令,厚遇之。仝尝作《月蚀诗》以刺时政,为愈所称。好饮茶,为《茶歌》,句多奇警。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被误杀。有《玉川子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35 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济源(今属河南)人。曾隐居登封少室山。终生不仕。宪宗元和初,卜居洛阳。韩愈为河南令,敬待之。然生活贫困,终日苦读,足不出户。精研《春秋》,韩愈赞曰:“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寄卢仝》)。许顗《彦周诗话》云:“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约于元和七年(812),南游扬州、常州等地。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祸起,宦官追捕宰相王涯,卢仝适与诸客会食王涯馆中,且留宿,遂被捕杀。与韩愈、孟郊、贾岛、马异有交往。生平见《新唐书·韩愈传》附《卢仝传》、《唐才子传》卷五。卢仝性高古狷介,作诗奇谲特异,倾向散文化。然自成一家,严羽称为“卢仝体”,谓“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沧浪诗话·诗评》)。而张表臣则云:“韩愈文、李白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卢仝、贯休辈效其颦,张籍、皇甫湜辈学其步,则怪且丑,僵且仆矣”(《珊瑚钩诗话》卷一)。《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1。今通行者有《四部丛刊》本《玉川子诗集》2卷外集1卷,清孙之騄有《玉川子诗注》5卷。
唐诗汇评
卢仝(约771-?),自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今属河南)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贞元间,寓居扬州。元和五年,卜居洛阳,时韩愈为河南令,曾有诗赠。仝家贫,自杨徙洛,唯书一船而己。后客常州,与刺史孟简及慧山寺僧若冰交游。返洛,欲归隐济源,不果,卒。年四十馀。世传其死于甘露之变或以为其说不可信。仝与马异交厚,二人诗均尚怪,自成一家。有《玉川子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卢仝,范阳人。文宗大和九年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祸。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仝。范阳人。隐居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以谏议徵不起。甘露之变。因宿王涯第被害。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
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其为体峭挺严放,脱略拘维,特立群品之外,要夫指事措意于救物之为忠愤切深者矣。
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
玉川子诗,读者易鲜,识者当自知之。《萧才子宅问答》诗如庄子寓言,高僧对禅机。惟《有所思》一篇,语似不类,疑他人所作,然飘逸可喜。
《朱子全书•论诗》
诗须是平易不费力,句法浑成,如唐人玉川子辈,句语险怪,意思亦自有混成气象。
直斋书录解题
其诗古怪,而《女儿集》、《小妇吟》、《有所思》诸篇,辄妩媚艳冶。
沧浪诗话
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论诗绝句》
三十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唐才子传
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
吴礼部诗话
卢仝奇怪,贾岛寒涩,自成一家。
《唐诗品》
仝山林怪士,诞放不经,意纡词曲,盘薄难解。此可备一家,要非宗匠也。夫钟鼎之器,登于太上,要之目可别识,不至骇心。至于蚊螭罔象,出没寄诡,其取疑招谴,情理亦定。仝之垂老,一宿权家,遽沾甘露之祸,岂其气候足以自致耶?
存馀堂诗话
诗家评卢仝诗,造语险怪百出,几不可解。余尝读其《示男抱孙诗》,中有常语如:“任汝恼弟姝,任汝恼姨舅,姨舅非吾亲,弟妹多老丑。”殊类古乐府语。至如《直钩吟》云:“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亦自平直,殊不为怪。如《喜逢郑三》云:“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亦自恬淡,殊不为险。
麓堂诗话
李长吉诗有奇句,卢仝诗有怪句,好处自别。
《诗源辨体》
卢仝、刘叉杂言,极其变怪,虽仿于仟华,而意多归于正。刘较卢才实不及,故佳处亦少。
《骚坛秘语》
卢仝;外险怪内主理。
柳亭诗话
卢仝自号“僻王”,与马异为友,诗尚险怪,尝作《结交行》曰:“同不同,异不异,是谓大同而小异。同自同,异自异,是谓同不往兮异不至。”刘彦和《序志》曰:“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句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异之间,应如此解。昌黎云:“往来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玉川子外,异诗俱无可采。
师友诗传录
述王士禛语:至于卢仝、马异、李贺之流,说者谓其“穿天心,出月胁”,吾直以为牛鬼蛇神耳。其病于雅道诚甚矣,何惊人之与有?
剑溪说诗
玉川子诗诚诞,然《有所思》、《楼上女儿曲》,音韵飘洒,已近似谪下仙。读《寄谢孟谏议》诗,尚想见此老襟抱,乃甘露祸起,以事外儒生,仓卒遇害,君子伤之。
《东目馆诗见》
玉川好僻,或拗或率,并有致。
《诗学渊源》
(仝)诗尚奇僻,古诗尤怪,唯乐府略似李益,近体间参硬语,与孟郊大致相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卢正中,号吴山居士(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二六)。
卢祖常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四
卢祖常,别号砥镜老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自云少婴异疾,因有所寓,癖于论医。著有《续易简方论》五卷。见《中国医籍考》卷四八之考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魁。宋邵武人,字公奎,一字强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官至江西转运判官。晚年居黔中。其学多得于杨时。尝撰《毋我论》,故人称“卢毋我”。有《笔录》等。
全宋诗
卢奎(一作魁),字强立,一字公圭(《闽中理学渊源考》),邵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学于杨时,尝作《毋我论》,为众所推。号卢毋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为礼部员外郎。二十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有《笔录》十卷,已佚。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元学案》卷二五。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六三六
卢奎,一作卢魁,字公奎,一字强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早游太学有声,作《毋我论》,时称「卢毋我」。政和二年进士及第,绍兴十二年为礼部员外郎。二十年除,仕至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晚寓黔中,有《笔录》十卷。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一三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一六四,《南宋馆阁录》卷八,《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宋元学案》卷二五《闽南道学源流》卷八。

人物简介

中州集
元,字子达,玉田人。父启臣,字云叔,第进士,仕宦亦达,自号浭水先生。和赵元发、刘师鲁葛藤韵云:乳兔生长角,鏖汤结厚冰。木终成假佛,发不碍真僧。莫认指为月,须明火是灯。拈花微笑处,只记老胡曾。子达幼而敏惠,年未二十,试于长安,为策论魁,擢第后又中策魁。明昌初,章庙设宏词科,命公卿举所知。子达与郭黻、周询、张复亨就试,凡七日,并中选,遂入翰苑,累迁至待制。元兄长庸、弟曾名进士,又俱擢高第。时人以燕山窦氏比之屏山,故人外传云尔。子安,字希谢。翔,字仲升。仲升正大末登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叔阳,自号丑斋。宁宗嘉定七年守融州,被论凶狠奸贪,放罢。有《哄堂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申之、次夔,号蒲江。楼钥甥。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嘉定中历官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工乐府,与翁卷、赵师秀为诗友。有《蒲江集》。
全宋诗
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六)。十二年,除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六年,权直学士院(同上书选举二一之一八)。有《蒲江词》传世。事见《南宋馆阁续绿》卷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二
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庆元五年进士。嘉定中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秘书省正字、将作少监、权直学士院,以军器少监直北门,号称职。俄卒于官。祖皋工乐府,意度清远,有《蒲江词》一卷(存)。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六、一八,《浣川集》卷一○《祭卢直院文》,《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宋诗纪事》卷五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九,《全宋词》,唐圭璋《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卢方春,号柳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宋诗拾遗》卷二二)。为瑞州教授(《江湖后集》卷七《送卢五方春分教瑞州》)。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卢会龙,号文峰,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特奏名(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卢珏,字登父,号可庵,淳安(今属浙江)人。宋末进士(《宋诗纪事》卷七八)。曾为教谕,入元不仕(《潜斋集》卷一《和卢可庵教谕鼓歌》《和卢可庵悲秋》)。与黄溍、方逢振有交。有《可庵集》,已佚。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