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卦兆
豫卜
灵蠵
卜师
风术
瓦卜
环珓
兆文
兆龟
转局
龟蔡
筮卜
三兆
灼骨
坼兆
《漢語大詞典》:卦兆
卦象和龟兆。指占卜所得的预示吉凶的徵象。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 匈奴 必破……今计谋卦兆皆反繆。”《淮南子·时则训》:“是月命太祝祷祀神位、占龟策,审卦兆,以察吉凶。”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仰望云物之徵祥,俯定卦兆之休咎。”
《漢語大詞典》:豫卜
(1).谓预先占卜。清史稿·礼志一:“郊庙祭祀,祭前二岁十月,钦天监豫卜吉期。”
(2).犹预料。 梁启超 《说国风上》:“故常于事前豫卜事后之成绩,常以先见防弊于未然。”
《漢語大詞典》:灵蠵(靈蠵)
即蠵。甲用以占卜,故称。汉书·扬雄传上:“据黿鼉,抾灵蠵。”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蠵,大龟也。雄曰毒冒,雌曰觜蠵。”尔雅·释鱼“二曰灵龟” 晋 郭璞 注:“ 涪陵郡 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蠵龟
分類:占卜应劭
《漢語大詞典》:卜师(卜師)
周代 管占卜的官员,其职位在大卜之下,卜人之上。周礼·春官·卜师:“卜师掌开龟之四兆。”参见“ 卜人 ”。
《漢語大詞典》:卜人
侍奉君主以赞助礼仪的人。卜,通“ 僕 ”。礼记·檀弓上:“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 陆德明 释文:“卜人师,依注音僕;师,长也,谓大僕也。”
《國語辭典》:卜人  拼音:bǔ rén
1.职官名。专助掌太卜、卜师占卜之事。后或泛称为人占卜吉凶的人。《左传。僖公四年》:「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2.陪侍在君王身旁的仆人。《礼记。檀弓上》:「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汉。郑玄。注:「卜当为仆声之误也。仆人、射人皆平生时赞正君扶位者。」
《漢語大詞典》:风术(風術)
古代以风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达 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迴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参见“ 风角 ”。
《漢語大詞典》:瓦卜
古代占卜方法之一。击瓦观其纹理分析,以定吉凶。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引 王洙 曰:“巫俗击瓦,观其文理分析,以卜吉凶。” 宋 史绳祖 《学斋呫哔·瓦卜》:“今之瓦卜,盖有取於 周 太卜之瓦兆。” 明 袁宏道 《香光林即事用前韵》:“岁功听瓦卜,天纽问杓魁。”
《漢語大詞典》:环珓(環珓)
迷信者用以占卜的器具。用玉做成蚌壳状。或以竹木制之。两片可分合,掷于地,观其俯仰,以占吉凶。朱子语类卷七十:“初但有占而无文,往往如今之环珓相似耳。” 清 袁枚 新齐谐·关神断狱:“﹝ 王 某﹞妻大惧,诬鸡为孝廉所窃,孝廉与争,无以自明,曰:‘村有 关神 庙,请往掷环珓卜之,卦阴者妇人窃,卦阳者男子窃。’”
《漢語大詞典》:兆文
据以占卜凶吉的龟甲裂纹。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卜五的雨、霁、蒙、驿、克,就是水火木金土的征兆,是用火炙龟,龟甲显出的兆文。”
《漢語大詞典》:兆龟(兆龜)
用于占卜的龟甲。《关尹子·二柱》:“兆龟数蓍,破瓦文石,皆能告吉兇。”
分類:占卜龟甲
《漢語大詞典》:转局(轉局)
(1).古代用符盘进行占卜,谓之“转局”。 汉 仲长统 《昌言下》:“简郊社,慢祖禰,逆时令,背大顺,而反求福祐于不祥之物,取信诚于愚惑之人,不亦误乎?彼图家画舍转局指天者,不能自使室家滑利,子孙富贵,而望其能致之于我,不亦惑乎?”
(2).旧时原已有客人的妓女,转接另一个客人,叫“转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伯芬 又使个眼色给 蘅舫 ,叫他不要转局, 蘅舫 是吃什么饭的人,自然会意。”《廿载繁华梦》第十四回:“若当时同席上有认识的,也过来周旋周旋,这个派头,唤做转局,凡为客的见此情景,从没有吃醋的。”
《漢語大詞典》:龟蔡(龜蔡)
古代 蔡 地出龟,后因以称占卜用的大龟为“龟蔡”。语本《论语·公冶长》“ 臧文仲 居蔡” 三国 魏 何晏 集解“蔡,国君之守龟。出 蔡 地,因以为名焉。” 明 袁宗道 《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有侗乎若童稚之心,而后有龟蔡之神智。”
《漢語大詞典》:筮卜
以蓍草占卜休咎之术。汉书·儒林传序:“及 秦 禁学,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不絶也。”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二:“寧假问筮卜,所守在不疑。”
《漢語大詞典》:三兆
(1).古代烧灼龟甲以卜吉凶,其裂纹似玉、似瓦、似原田者,称为“三兆”。《周礼·春官·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郑玄 注:“兆者,灼龟发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舋罅,是用名之焉。原,原田也。 杜子春 云:玉兆,帝顓頊之兆;瓦兆,帝 尧 之兆;原兆, 有周 之兆。” 贾公彦 疏:“舋罅,谓破而不相离也。” 孙诒让 正义:“《左氏》 杜 注云:高平曰原。高卬之田,坼如龟文,故曰原田。兆之舋罅,有似高卬之田,故曰原兆。”
(2).占卜三次。《孔子家语·好生》:“ 孺子容 三年为三兆。”
《國語辭典》:灼骨  拼音:zhuó gǔ
古代的占卜方法,烧炙甲骨以占吉凶。《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倭传》:「灼骨以卜,用决吉凶。」
《國語辭典》:坼兆  拼音:chè zhào
灼烧龟甲、兽骨所呈现的裂纹,古代用来占卜吉凶。《周礼。春官。占人》汉。郑玄。注:「坼兆,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