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56,分19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华黍
华堂烛暗送客
华亭(又作:华亭鹤)
华亭叹
华屋金盘
华歆忤旨
华阳白李
华阳处士(又作:华阳计)
华阳巾
华阳真逸铭
华簪
华芝
皇华(又作:皇华使)
金华松子(又作:金华赤松子)
金华洞
典故
华黍


《昭明文选》卷十九续〈诗甲·补亡·补亡诗六首〉~907~
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黮黮重云,辑辑和风。黍华陵巅,麦秀丘中。靡田不播,九谷斯丰。奕奕玄霄,濛濛甘霤。黍发稠华,亦挺其秀。靡田不殖,九谷斯茂。无高不播,无下不殖。芒芒其稼,参参其穑。我王委,充我民食。玉烛阳明,显猷翼翼。唐·李善注引毛诗曰:「黍稷方华。」
典故
尊前烛灭
 
灭烛
 
华堂烛暗送客

相关人物
淳于髡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9~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待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典故
华亭
  
相关人物
陆云


《世说新语》下卷下《尤悔》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八王故事》曰:「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馀年。」

例句

华亭失侣鹤,乘轩宠遂终。 孔德绍 赋得华亭鹤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李商隐 曲江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脱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李白 行路难三首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高高华亭,有鹤在屏。 卢纶 和马郎中画鹤赞

华亭不相识,卫国复谁知。 窦群 观画鹤

炉气朝成缑岭云,银灯夜作华亭月。 钱起 画鹤篇(省中作)

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钱起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

正怜标格出华亭,况是昂藏入相经。 韩偓 失鹤

典故
华亭叹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列传〉~480~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馀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皆玖所用,与牵秀等共證之。颖大怒,使秀密收机。其夕,机梦黑幰绕车,手决不开,天明而秀兵至。机释戎服,著白帢,与秀相见,神色自若,谓秀曰:「自吴朝倾覆,吾兄弟宗族蒙国重恩,入侍帷幄,出剖符竹。成都命吾以重任,辞不获已。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因与颖笺,词甚悽恻。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尤悔〉~897~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尤悔〉~897~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八王故事》曰:「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馀年。」引《语林》曰:「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故临刑而有此叹。」
典故
柱杖敲门
 
华屋金盘


《苏轼诗集》卷二十〈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典故
华歆忤旨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华歆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华歆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峤《谱?》:「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义形其色,亦惧陛下实应且憎。』帝大悦,遂重异之。」

例句

华歆忤旨,陈群蹙容。 李瀚 蒙求

典故
华阳白李


《梁书》卷五十一〈处士列传·陶弘景〉~742~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八〈果部五·李〉~4426~2~
《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兖州苏氏母病,往祷。见一人著白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语度索君曰:『昔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南海君也。』」
典故 
山中陶弘景
 
华阳处士
 
华阳计
 
陶山相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参考典故
陶隐居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陶弘景〉~897~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陶弘景〉~899~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简释

山中宰相:指处士议政。唐徐寅《岚似屏风》:“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例句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徐夤 岚似屏风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郑谷 蔡处士

典故

《新五代史》卷二十八〈唐臣传·卢程〉~304~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
典故
瘗鹤立碑
 
华阳真逸铭

相关人物
陶弘景


《欧阳修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十〈瘗鹤铭〉
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所没,好事者伺水落时,模而传之。……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
典故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二《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典故
相关人物
扬雄


《昭明文选》卷七汉·扬子云(雄)《甘泉赋》
「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唐·李善注:「服虔曰:『华芝,华盖也。』善曰:『言以华盖自翳也。』」

例句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

典故 

《毛诗正义》卷九之二〈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38~
毛诗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东汉·郑玄笺:「言臣出使能扬君之美,延其誉于四方,则为不辱命也。」

例句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杜甫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 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

典故
金华松子
 
金华赤松子

相关人物
黄初平(赤松子)

参考典故
金华牧羊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
溪水又东径长山县北,北对高山,山下水际,是赤松羽化之处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矣,后人立庙于山下。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江南道二·婺州·金华县》
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

例句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李白 对酒行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典故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七十二小洞天〉
金华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漢語大詞典》:华亭鹤(華亭鶴)
同“ 华亭鹤唳 ”。 唐 白居易 《苏州故吏》诗:“ 江 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 华亭 鹤死白莲枯。”《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人生在世间,贵乎得所图,问渠 华亭 鹤,何似 松江 鱸?” 苏玄瑛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诗:“君为塞上鸿,我是 华亭 鹤。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参见“ 华亭鹤唳 ”。
《國語辭典》:华亭鹤唳(華亭鶴唳)  拼音:huà tíng hè lì
晋陆机在河桥打了败仗,被人谗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叹息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的鹤鸣声。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恋往事故物或官场受挫之懊悔心情。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也作「鹤唳华亭」、「华亭唳鹤」。
《漢語大詞典》:陆云家鹤(陸雲家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 河桥 败,为 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 华亭 鹤唳,可復得乎!’”后因以“陆云家鹤”为咏鹤之典。 唐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才子襟期本上清, 陆云 家鹤伴閒情。”
《國語辭典》: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漢語大詞典》:华阳巾(華陽巾)
道士所戴的一种帽子。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更华阳巾,鹤氅,执拂子上,拜坛毕,登坛介。”
分類:道士帽子
《國語辭典》:华簪(華簪)  拼音:huá zān
达官贵人所用的华贵帽簪。比喻地位显贵。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二首之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唐。韩愈〈孟生〉诗:「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漢語大詞典》:华芝(華芝)
(1).植物名。即灵芝。 唐 李商隐 《东还》诗:“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採华芝。”
(2).华盖。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乘舆迺登夫凤凰兮而翳华芝。”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华芝,华盖也。” 汉 桓谭 新论:“吾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輦,玉蚤、华芝及凤凰三盖之属,皆玄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锦綉、茵席者也。”
《漢語大詞典》:皇华(皇華)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
《漢語大詞典》:皇荂
古代通俗歌曲名。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 陆德明 释文:“﹝荂﹞本又作华。 李颐 曰:‘《折杨》《皇华》,皆古歌曲也。’” 清 袁枚 续诗品·拔萃:“《折杨》《皇荂》,敢望《钧》《韶》。”
《漢語大詞典》:皇华使(皇華使)
皇帝的使臣。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闻道皇华使,方随皁盖臣。”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宋 范成大 《赵州石桥》诗:“不因再度皇华使,谁洗奚车塞马尘?”参见“ 皇华 ”。
分類:使臣帝王
《漢語大詞典》:皇华(皇華)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
《漢語大詞典》:金华洞(金華洞)
胜迹名。道书称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北 金华山 下。云笈七籤卷二七:“第三十六 金华山 洞,周迴五十里,名曰 金华洞 元天,在 婺州 金华县 ,属 戴真人 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