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楼子》:「楚国龚舍初随楚王朝,宿未央宫,见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萦罗网,有虫触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叹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网罗也,岂可淹岁。』于是挂冠而退。时人笑之,谓舍为蜘蛛之隐。」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于屠肆之閒。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挂冠:咏辞官归隐,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储嗣宗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刘商 寄李辅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仍山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孟浩然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处士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 与高适薜据登恩寺浮图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张说 杂诗四首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李林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李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 杜牧 朱坡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杜牧 裁竹
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杜牧 送故人归山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杨鸿 晴望九华山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权德舆 新安江路
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泰系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白居易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许浑 病中二首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兖州苏氏母病,往祷。见一人著白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语度索君曰:『昔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南海君也。』」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指处士议政。唐徐寅《岚似屏风》:“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
相关人物
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所没,好事者伺水落时,模而传之。……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