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3,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言半语
一知半解
一肢半节
一知半见
一支半节
一资半级
一长半短
一男半女
一年半载
一鳞半甲
一鳞半爪
一时半会儿
一时半刻
一时半霎
一时半晌
《國語辭典》:一言半语(一言半語)  拼音:yī yán bàn yǔ
言辞很少。宋。杨万里 送刘德脩殿院直阁将漕潼川诗:「一言半语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倒好笑,你请我来吃酒来,一言半语,差了些儿,将我锁在这里。」也作「一字半句」、「一言半字」。
《國語辭典》:一知半解  拼音: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览群书,熟闻母训,始得一知半解。」
《漢語大詞典》:一肢半节(一肢半節)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明 袁宗道 《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亦作“ 一肢一节 ”。 鲁迅 《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分類:一小小部
《漢語大詞典》:一知半见(一知半見)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清 方以智 《东西均·道艺》:“詎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入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録牀,此生不可復下。”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锺提学惺》:“当其创获之初,亦尝覃思苦心,寻味古人之微言奥旨,少有一知半见,掠影希光,以求絶出於时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任其一知半见,指为妙语,如照萤光,如窥隙日,以为诗之妙解尽在是。”
《漢語大詞典》:一支半节(一支半節)
谓一小部分。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分類:一小小部
《漢語大詞典》:一资半级(一資半級)
犹一官半职。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裴晋公度:“ 裴晋公 度 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倖,至於此辈,优与一资半级,何足问也?’”
《漢語大詞典》:一长半短(一長半短)
见“ 一长二短 ”。
《國語辭典》:一长二短(一長二短)  拼音:yī cháng èr duǎn
形容絮絮叨叨,叙说不停。《负曝闲谈》第一○回:「麻花儿一长二短,诉说了一遍。」《文明小史》第七回:「那同住的两家亲戚,便一长二短,把刚才的事,统通告诉了他。」也作「一长一短」。
《國語辭典》:一男半女  拼音:yī nán bàn nǚ
一个子女。形容子女稀少。《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花成佛记》:「夫妻二人,无一男半女。」
《國語辭典》:一年半载(一年半載)  拼音:yī nián bàn zǎi
一年或半年。《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娘子不须挂怀,三载夫妻,恩情不浅,此去也是万不得已,一年半载,便得相逢也。」《红楼梦》第四八回:「如今我挨了打,正难见人,想著要躲个一年半载,又没处去躲,天天装病,也不是常法儿。」
《國語辭典》:一鳞半甲(一鱗半甲)  拼音:yī lín bàn jiǎ
比喻事物的片段。唐。高仲武《中兴閒气集。卷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也作「一鳞半爪」。
《國語辭典》:一鳞半爪(一鱗半爪)  拼音:yī lín bàn zhuǎ
原指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以窥其全貌。后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卷五。莪洲公诗》:「余遍为蒐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也作「一鳞半甲」、「一鳞片甲」、「一鳞一爪」。
《國語辭典》:一鳞一爪(一鱗一爪)  拼音:yī lín yī zhuǎ
原指龙身上的鳞片和爪子。《海上花列传》第四○回:「那龙也居中不动,自首至尾,彻里通明。一鳞一爪,历历可数。」后以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以窥其全貌。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列传一。赵执信列传》:「又以士祯论诗,比之神龙不见首尾,云中所露一鳞一爪而已。」
《漢語大詞典》:一时半会儿(一時半會兒)
犹一时半刻。 老舍 《骆驼祥子》一:“谣言已经有十来天了,东西已都涨了价,可是战事似乎还在老远,一时半会儿不会打到 北平 来。” 高玉宝 《高玉皇》第十三章:“你也不用急,鬼子又不知道你住在哪,一时半会儿是查不出来的。”
《國語辭典》:一时半刻(一時半刻)  拼音:yī shí bàn kè
一下子、突然。指极短的时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著俺夫妻们共桌而食。」《红楼梦》第三二回:「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也作「一时半霎」。
分類:时间
《國語辭典》:一时半霎(一時半霎)  拼音:yī shí bàn shà
一下子、突然。指极短的时间。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二折:「此事成与不成,小生之命,则在一时半霎。」《金瓶梅》第六二回:「宁可教我西门庆死了,眼不见就罢了。到明日一时半霎想起来,你教我怎不心疼?」也作「一时半刻」。
《漢語大詞典》:一时半晌(一時半晌)
犹一时半刻。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教我断了金波緑酿,却不等閒的虚度时光。”红楼梦第七三回:“我只説他悄悄的拿了出去,不过一时半晌,仍旧悄悄的放在里头,谁知他就忘了。” 管桦 《清风店》一:“瞧他的神情,听他的声音,看得出,他盼望这份统计表,绝不是一时半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