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午餐
及午
蜂午
午月
午衙
午谷
端午节
南午
午斋
午荫
午憩
午院
午香
午朝
午梵
《國語辭典》:午餐  拼音:wǔ cān
中午进用的餐点。如:「主办单位负责供应所有与会人员午餐。」
分類:午餐午饭
《分类字锦》:及午
陆龟蒙 中秋待月诗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分类:中秋
《漢語大詞典》:蜂午
亦作“蠭午”。 纷然并起貌。史记·项羽本纪:“今君起 江 东, 楚 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 将,为能復立 楚 之后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蠭午犹言蠭起也。众蠭飞起,交横若午,言其多也。” 司马贞 索隐:“凡物交横为午,言蠭之起交横屯聚也。故《刘向传》注云:‘蠭午,杂沓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鼇禁輟 颇 牧 ,熊軾赖 龚 黄 ,一时林莽千险,蠭午要驱攘。” 章炳麟 《封建考》:“然其官事频緐,使命蠭午,千里之赋,不足以给也。”
《漢語大詞典》:午月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漢語大詞典》:午衙
午时官吏集于衙门,排班参见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间群蜂飞集蜂房之状。 元 金涓 《春日过绣湖》诗:“茅菴兀坐无餘事,静看游蜂报午衙。”
《骈字类编》:午谷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唐 杜牧 朱坡 北阙千门外,南山午谷西。
《國語辭典》:端午节(端午節)  拼音:duān wǔ jié
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后世为纪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龙舟竞渡等风俗,再加上民间的鬼神信仰,家家户户插蒲艾、喝雄黄酒、挂钟馗像来除瘟辟邪。也称为「蒲节」、「端阳节」、「天中节」、「重午节」、「五月节」。
《骈字类编》:南午
参同契青龙处房六兮春花震东夘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在又明一统志南午山在邵武府城南山有三峰俱 午位与郡治相对故名
《漢語大詞典》:午斋(午齋)
(僧人)中午的斋食。 唐 白居易 《晚起闲行》诗:“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宋 陆游 《初春书喜》诗:“两犊掀春泥,一鉢随午斋。”参见“ 午供 ”。
《漢語大詞典》:午供
寺庙中所供的午斋。 宋 赵蕃 《章坞庵》诗:“午供随斋鉢,留题陟上方。”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一:“﹝ 莫子山 ﹞屡欲舍去,僧意以为檀施,苛留作午供。”
分類:寺庙庙中
《韵府拾遗 沁韵》:午荫(午荫)
戴炳诗密林宜午荫啼鸟尚春声
《骈字类编》:午憩
宋 朱熹 次韵择之润陂有作 晨装远林表,午憩通川湄。
《韵府拾遗 霁韵》:皇甫冲诗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下石
《韵府拾遗 霰韵》:午院
侯复题樱桃翠羽图诗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漢語大詞典》:午香
旧俗阴历五月每日中午用以祭祀的香。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五月昼长,神祠祖堂供净水,焚午香。”
《漢語大詞典》:午朝
指皇帝中午登朝议事。多行于 明 朝。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午朝奏事》:“ 景泰 中,午朝许大臣造膝奏事,面决可否,即施行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闻禁中近习划龙船,朝下即事射鱼,酣笑为乐,或日昃始休。奈何,予因有午朝之请。”
《漢語大詞典》:午梵
谓僧人中午的诵经赞唱之声。 宋 王安石 《游钟山》诗之二:“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