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双十(双十)  拼音:shuāng shí
1.中华民国国庆日十月十日。
2.二十。如:「双十年华」。
《漢語大詞典》:合冻(合凍)
古代十月祀 岱宗 之名。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五岳》:“ 岱宗庙 在 博县 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十月曰合冻,腊月曰涸冻,正月曰解冻,皆太守自侍祠。”《后汉书·祭祀志上》“不祭配林” 南朝 梁 刘昭 注:“ 泰山庙 在 博县 。《风俗通》曰:‘ 博县 十月祀 岱宗 ,名曰合冻。’”
分類:十月岱宗
《漢語大詞典》:寒孟
即孟冬。阴历十月。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论王规令》:“去岁冬中,已伤 刘子 ;今兹寒孟,復悼 王生 。”
分類:阴历十月
《漢語大詞典》:入蛰(入蟄)
动物进入冬眠,在一定的时期内潜伏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谓之“入蛰”。《老残游记》第六回:“现在各样虫蚁自然是都入蛰,见不着的了。”
《漢語大詞典》:魁冈(魁岡)
指北斗星的斗魁、天冈二星。阴阳家谓每年十月,北斗魁星之气在戌,是为魁冈,不利修造。 三国 魏 嵇康 《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百年之宫,不能令殤子寿,孤逆魁冈,不能令 彭祖 夭。”一本作“ 魁纲 ”。旧唐书·李泌传:“有司言 宣政 内廊坏,请修缮,而太卜云:‘孟冬为魁冈,不利穿筑,请卜他月。’”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十月魁冈,未可脩。” 胡三省 注引 史炤 曰:“魁冈者,北斗魁星之气,十月在戌,为魁冈。”
《漢語大詞典》:绝阳(絶陽)
1.阳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十月戊戌日为绝阳之日,诸事不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2.谓阳气隔绝。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有絶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絶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
《国语辞典》:下元节(下元节)  拼音:xià yuán jié
阴历十月十五日,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简称为「下元」。道教以下元节为水官解除厄运而举行普度仪式,民间亦在此时祭拜祖先、神灵以祈求福祉。也称为「下元日」。
《國語辭典》:一品红(一品紅)  拼音:yī pǐn hóng
1.大戟科「猩猩木」或「圣诞红」的别名。参见「圣诞红」条。
2.一种人造染料。色如玫瑰,可供毛丝棉革等染色之用。
《國語辭典》:鬼节(鬼節)  拼音:guǐ jié
旧称清明、中元、寒衣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并会在此三日祭祀祖先。
《漢語大詞典》:十月朝
农历十月一日。旧俗为扫墓日。亦称十月一。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 墓祭 ﹞今民间以新岁、寒食、十月朝三次。据 程子 《遗书》,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寒食则又从常祭礼。”《中国歌谣资料·颠倒歌》:“清明当十月朝,家家去祭扫。”
《国语辞典》:区运(区运)  拼音:qū yùn
台湾区运动大会。于每年的十月底由各县、市政府轮流主办。如:「今年的区运规模盛大,参与比赛的选手人数众多。」
《国语辞典》:寒衣节(寒衣节)  拼音:hán yī jié
农历十月一日。为更换冬衣的日子,生者要改换衣著及改变生活起居,以适应冬天气候,同时也为死者焚烧纸制衣物,以供禦寒。
《漢語大詞典》:毡炉会(氈爐會)
亦作“氊炉会”。 宋 代每年十月初一,游士在 庐山 白鹿洞 举行的一种酒会。 宋 陶谷 清异录·黑金社:“ 庐山 白鹿洞 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冬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氊炉会,盖御密窗牖,张置毯褥,以是日始也。”
《漢語大詞典》:合冬
入冬;交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合冬行诛,万物毕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阴虽与水并气而合冬,其实不同。”
分類:十月
《國語辭典》:猩猩木  拼音:xīng xīng mù
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灌木。高二至四公尺,茎直挺,多枝无刺,含白色乳汁。叶缘波状浅裂或近全缘,背面有毛。花开在深红色的苞片中,大戟花序数个聚伞状排列,总苞坛状,腺体一枚,黄色。原产墨西哥、中美洲等地。也称为「圣诞红」、「一品红」。
《國語辭典》:一品红(一品紅)  拼音:yī pǐn hóng
1.大戟科「猩猩木」或「圣诞红」的别名。参见「圣诞红」条。
2.一种人造染料。色如玫瑰,可供毛丝棉革等染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