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挂搭灯(挂搭燈)
唐 宋 时定制,元宵准于京师及各郡放灯三夜(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 宋 张咏 帅 蜀 ,增十三日一夜灯,不敢明言四夜灯,谓之挂搭灯。其后诸郡有多至五夜者。参阅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上元上
《國語辭典》:盒子会(盒子會)  拼音:hé zi huì
明末,秦淮河畔的妓女每逢节日,在盒子里盛装各种新鲜的美味食品,互相比赛,举行宴会,称为「盒子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是了,今日清明佳节,故此皆去赴会,但不知怎么叫做盒子会。」《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一个盒子会,邀集多人,治备极精巧的时样饮馔,都要一家赛过一家。」
《漢語大詞典》:不点实(不點實)
不着实。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五出:“作事济,不点实,如今怎生来救你?”
《漢語大詞典》:标准台(標準臺)
拖拉机的统一计算单位,每十五个牵引马力叫一标准台。如一台三十六个牵引马力的拖拉机就等于2.4个标准台。
《漢語大詞典》:鞭灵走石(鞭靈走石)
丹溪 黄初平 ,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 金华山 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 初平 羊何在?曰近在山东。 初起 往视之,但见白石而还。 初平 与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见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后因以“鞭灵走石”为神人叱石成羊的典故。 宋 程俱 《读〈神仙传〉》诗:“鞭灵走石纔一戏,骑麒上天亦徒尔。”
《漢語大詞典》:俵着(俵著)
表彰,显扬。俵,通“ 表 ”。隶释·汉济阳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復刊碑勒谍,昭示来世,俵著 孟府君 美勛於 阳 。”按后一例之“俵”,续古文苑卷十五作“表”。
《漢語大詞典》:草堂体(草堂體)
明 宁王 朱权 所定乐府体十五家之一。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乐府体式:“草堂体,志在泉石。”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或神游於广漠,或託志於泉石,或攄忠而诉志,或嘲讥而戏謔,厥有黄冠、草堂、楚江、骚人诸体,皆不得志於时者之所为。”
《漢語大詞典》:楚江体(楚江體)
明 宁王 朱权 所定的乐府十五体之一。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卷上:“楚江体,屈抑不伸,攄衷诉志。”亦省作“ 楚江 ”。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厥有黄冠、草堂、楚江、骚人诸体,皆不得志於时者之所为。”参阅 任讷 《散曲概论》
《漢語大詞典》:七升之布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国语·鲁语上:“ 子服 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韦昭 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
《漢語大詞典》:普度大会(普度大會)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先人而举行的盂兰盆会。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阐我佛超拔人鬼之因,爰以七月中元修举普度大会。”
《漢語大詞典》:闹表(鬧錶)
(1).能按预定时间发出声响的表。
(2).即闹钟。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五:“只有挂在墙上的闹表,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 梁永生 那颗因为久等而有点焦躁的心房。”参见“ 闹鐘 ”。
《國語辭典》:闹钟(鬧鐘)  拼音:nào zhōng
能够设定时间,使其发出声响提醒人的时钟。如:「闹钟每天早上六点铃声准时响,提醒爸爸起床、做早操。」也称为「定时钟」。
《漢語大詞典》:闹花灯(鬧花燈)
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阮章竞 《漳河水》诗:“迎新年,接新春,准备十五闹花灯,街口都搭起彩楼门。”
《漢語大詞典》:刷闹(刷鬧)
犹吵闹。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五出:“他吃妖魔残破城池,你两个是(亲)家刷闹。”
分類:吵闹十五
《漢語大詞典》: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 云南 大理 举行的规模盛大的集市贸易和赛马、射箭、歌舞等文化交流活动,俗称“三月街”, 何百源 《三月街的浪花》:“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 大理 三月街,我背起照相机便出发了。”
《漢語大詞典》:三五蟾光
农历十五夜的月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碧天如水夜初凉,三五蟾光满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