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1
词典
11
分类词汇
50
共5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木匣
妆匣
锦匣
牌匣
铜匦
枕匣
皮匣
册函
抽屉
紫玉函
匦牍
匦匣
函匣
封匦
巨函
《國語辭典》:
木匣
拼音:
mù xiá
木制的小箱子。《旧唐书。卷六七。列传。李靖》:「其佩笔尚堪书,金装木匣,制作精巧。」《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
分類:
木匣
木制
匣子
小木
《漢語大詞典》:
妆匣(妝匣)
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人》
:“妆匣悽餘粉,薰炉灭旧烟。”
分類:
梳妆
用品
匣子
《国语辞典》:
锦匣(锦匣)
拼音:
jǐn xiá
外表装饰华丽,用来贮存珍贵物品的匣子。如:「妈妈的锦匣里放了许多珠宝首饰。」也作「锦盒」。
分类:
外表
装饰
华丽
贮存
珍贵
物品
匣子
《漢語大詞典》:
牌匣
传递急速文件的匣子。
《
元史·兵志四
》
:“若係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已上牌匣俱係营造小尺,上以千字文为号,仍将本管地境,置立铺驛卓望地名,递相传报。”
分類:
传递
急速
文件
匣子
《漢語大詞典》:
铜匦(銅匭)
铜制的匣子。
《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纪
》
:“三月戊申,作铜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她在朝堂放四个铜匦,其中一个收受告密文书。”
分類:
匣子
《漢語大詞典》:
枕匣
置于枕下,珍藏贵重物品的匣子。
《
宋史·李光传
》
:“﹝ 李光 ﹞尝寘匕首枕匣中,与家人约曰:‘城不可必保,若使人取匕首,我必死。汝辈宜自杀,无落贼手。’”
分類:
珍藏
贵重
重物
物品
匣子
《国语辞典》:
皮匣
拼音:
pí xiá
皮革制成的匣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取了钥匙直开到厢房里一条黑巷中,指著一个皮匣,对陈秀才道:『这些东西,你可将去赎庄,馀下的,可把还我。』」
分类:
皮革
革制
匣子
《漢語大詞典》:
册函
内藏册书的匣子。 唐
薛逢
《宣政殿前陪位观册顺宗宪宗皇帝尊号》
诗:“孔雀扇分香案出,袞龙衣动册函来。”
分類:
内藏
册书
匣子
《國語辭典》:
抽屉(抽屜)
拼音:
chōu ti
桌子或匮子上所装置,可以拉出或推入的盛东西的匣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聘娘慌忙站开,开了抽屉,拿出一包檀香屑。」《文明小史》第六○回:「走到书房里,打开抽屉,把人家荐给当随员的名条理了一理。」也作「抽斗」、「抽替」。
分類:
抽屉
桌子
柜子
家具
东西
匣子
《漢語大詞典》:
紫玉函
紫玉制作的匣子。 唐 杜陵 韦弇 寓于 蜀郡 ,春游于 郑氏 亭遇群仙。自称 玉清宫 之女,宴饮丝竹,并赠 弇 三宝:碧瑶杯、红蕤枕、紫玉函。 弇 后于 广陵 遇胡人,谓此乃 玉清宫 三宝,以数千万为值以易之。见 唐 张读
《
宣室志
》
卷六。
分類:
玉制
匣子
杜陵
蜀郡
《漢語大詞典》:
匦牍(匭牘)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牘,通“ 櫝 ”。
(2).置于匣中的文书。 明
李东阳
《奉诏育材赋》
:“挽英雄於彀弽,録匭牘於丹墀。”
分類:
盛放
放物
物品
匣中
文书
匣子
《漢語大詞典》:
匦匣(匭匣)
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
金史·程寀传
》
:“或置匭匣,以申寃枉,或遣使郡国,问民无告,皆古巡狩之事。”参见“ 匭函 ”。
分類:
朝廷
接受
臣民
投书
匣子
《國語辭典》:
匦函(匭函)
拼音:
guǐ hán
政府或私人机构所设置的意见箱。如:「学校每个星期都会将同学投入匦函的意见,拿出来公开讨论和评议。」
分類:
朝廷
接受
上呈
臣民
投书
书信
匣子
奏章
《漢語大詞典》:
函匣
(1).谓置物于匣中。 汉 桓宽
《
盐铁论·禁耕
》
:“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
(2).盛物的匣子。 晋
王嘉
《
拾遗记·前汉上
》
:“金状混混若泥,如紫磨之色;百铸,其色变白,有光如银,即‘银烛’是也。常以此泥封诸函匣及诸宫门,鬼魅不敢干。” 唐 李亢
《
独异志
》
卷中:“贡於 汉 ,帝取之,常封函匣,以避邪魅。”
分類:
匣子
匣中
《漢語大詞典》:
封匦(封匭)
收受奏章的匣子。 清
朱琦
《感事》
诗:“通参軫民害,讜言进封匭。”
分類:
收受
奏章
匣子
《漢語大詞典》:
巨函
(1).大的书套。因以为大部头书籍的代称。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科场·师弟相得
》
:“ 焦 ( 焦竑 )久困公车,每岁必至吾家,留浹月,借观书籍。时 焦 贫窶,至手自节録,或遇巨函,则大父撤以貽之。”
(2).大匣子。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王者
》
:“遂付以巨函,云:‘以此覆之,可保无虞。’”
分類:
匣子
书套
书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