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玑衡(璣衡)
《漢語大詞典》:会府(會府)
(1).斗魁的别称。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新唐书·天文志一》:“斗魁谓之会府,阳精之所復也。”
(2).尚书省之别称。《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能调护春闈;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 宋 曾巩 《相制三》:“朕飭正三省,纲理万事,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3).节度使之别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四登会府地,三掌 华阳 兵。” 仇兆鳌 注:“ 唐 时巡属诸州,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
(4).犹都会。 宋 文天祥 《建康》诗:“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2).尚书省之别称。《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能调护春闈;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 宋 曾巩 《相制三》:“朕飭正三省,纲理万事,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3).节度使之别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四登会府地,三掌 华阳 兵。” 仇兆鳌 注:“ 唐 时巡属诸州,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
(4).犹都会。 宋 文天祥 《建康》诗:“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國語辭典》:机衡(機衡) 拼音:jī héng
1.北斗七星中第三颗星「天机」和第五颗星「玉衡」的合称。也用以代指北斗。《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臣闻天地重其人,惜其物,故运机衡,垂日月。」《宋书。卷二三。天文志一》:「夫琁玉,贵美之名,机衡,详细之目,所以先儒以为北斗七星。」
2.古代观测天体的仪器。《宋书。卷二三。天文志一》:「浑仪,羲和氏之旧器,历代相传,谓之机衡,其所由来,有原统矣。」《南史。卷三三。列传。范泰》:「寻铜之为器,在用也博矣,钟律所通者远,机衡所揆者大。」也作「玑衡」。
3.比喻机要的官署或职位。《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北史。卷九二。恩幸列传。序》:「若乃心利锥刀,居台鼎之任;智昏菽麦,当机衡之重。」
2.古代观测天体的仪器。《宋书。卷二三。天文志一》:「浑仪,羲和氏之旧器,历代相传,谓之机衡,其所由来,有原统矣。」《南史。卷三三。列传。范泰》:「寻铜之为器,在用也博矣,钟律所通者远,机衡所揆者大。」也作「玑衡」。
3.比喻机要的官署或职位。《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北史。卷九二。恩幸列传。序》:「若乃心利锥刀,居台鼎之任;智昏菽麦,当机衡之重。」
《漢語大詞典》:法星
(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别名。《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也。’”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文选·刘孝标〈辨命论〉》:“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广雅》:“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觉夜明。”
(2).星名。荧惑星的别名。《文选·刘孝标〈辨命论〉》:“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广雅》:“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觉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