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销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开除(開除) 拼音:kāi chú
1.取消人的职务或名籍。如:「开除学籍」。《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须要知道,独犯了忌讳,小则没分数,大则开除。」
2.杀死、除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再休想咱容恕,我将他轻轻掷下,慢慢开除。」《水浒后传》第二回:「我一时性起,开除了他。」
3.支出、开支。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三出:「叫掌案的,这簿上开除都也明白。」
《漢語大詞典》:朱销(硃銷)
用朱笔注销。《元典章·吏部八·案牍》:“照得诸司应行事务,例置硃销文簿日逐销坿,廉访司上下半年照刷了毕。其硃销文簿,所在官司无凭照勘。”
《國語辭典》:勾抹 拼音:gōu mǒ
取消、抹煞。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我本不乐作娼,则向那烟花簿上勾抹了我的名儿胜如赏。」元。张国宾《薛仁贵》第四折:「若不遇老军师神明鉴察,险把俺白袍将功劳勾抹。」
《漢語大詞典》:毁抹
勾销作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颜巽 ﹞自是豪猾益甚,以药涂盐钞而用,既毁抹,赂主者浸洗之,药尽而钞不伤,虽老于其事者,不能辨。”
《元典章·户部十三·私债》:“民间私借钱债,验元借底契,止还一本一利。其间虽有续倒文契,当官毁抹,并不准使。”
《漢語大詞典》:除破
注销,勾销。
《旧唐书·宪宗纪上》:“遭水旱处,通计所损,便与除破,不得检覆。”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淳熙 六年,太社令 叶大廉 乞内省取索,给凭由二本,一付传宣司,一付本省,封付本库务官,验支乞缴奏,合同下户部除破。”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詔:‘ 淮南 州县官吏擅离职任之人,特与放罪,令依旧还任;其抛弃官物,并与除破。’”
《国语辞典》:勾帐(勾帐) 拼音:gōu zhàng
还清、勾销旧帐。引申有满足宿愿的意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小奴才!我有意久了,前日不曾成得事,今日先勾了帐。」
《漢語大詞典》:抹摋
亦作“ 抹杀 ”。亦作“ 抹煞 ”。 勾销;扫灭。 唐
韩愈 :“唯其大翫於词而与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独有餘。” 马其昶 集注引 何焯 曰:“言其翫词而抹摋名利,故人所徵逐,处之裕如。”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五出:“抹摋了三朝报国儿,埋没了万卷传家计。”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顾加蘅》:“生审之,惭怒曰:‘吾此联岂抹煞一郡人,傖奴何得无礼?’” 茅盾
《色盲》二:“然而近来和她更疏远这事实,也不能抹煞。”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四章:“风头主义也罢,爱国主义也罢,可他实实在在干出成绩来,这点不能抹杀。”
《漢語大詞典》:勾却
了结,勾销。 明 范晶山 《宫怨》曲:“鸞衾乍冷。蝶使不来。甚时勾却相思债。”
《國語辭典》:销帐(銷帳) 拼音:xiāo zhàng
勾销帐目。如:「每到月底,他就到厂商那儿结算销帐一次。」也作「销账」。
《漢語大詞典》:却勾(卻勾)
勾却,勾销。《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白氏 是个记德不记讎的贤妇,念着同胞分上,将前情一笔却勾。”
《漢語大詞典》:灵清(靈清)
(1).道教指由七曜化成的七童之一。
《云笈七籤》卷二五:“七曜之光,化为七童……第六童子讳 灵清 。”
(2).勾销,了结。
《太平天囯歌谣·长毛到西兴》:“‘长毛’到 西兴 ,债务都灵清。”
(3).清楚,明白。 林语堂
《〈有不为斋丛书〉序》:“这话似有来由,所以也得答个清楚,省得教人捉摸不定,弄不灵清。”甬剧
《两兄弟》第六场:“怀抱宝宝看灵清,越看越爱爱煞人。”
《漢語大詞典》:消帐(消帳)
销帐。勾销欠账。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这欠债还钱必是女裙釵消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