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因缘(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机会。《史记。卷一○四。田叔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是因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
2.缘分。如称夫妻婚姻结合为「因缘」。
3.佛教根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现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缘谓助缘。佛教以此说明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中论》卷一:「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4.依此、据此。《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2.缘分。如称夫妻婚姻结合为「因缘」。
3.佛教根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现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缘谓助缘。佛教以此说明事物赖以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中论》卷一:「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4.依此、据此。《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國語辭典》:交通 拼音:jiāo tōng
1.通达无阻。《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感、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沟通。《礼记。乐记》:「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4.往来、交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5.勾结串通。《三国演义》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6.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
2.交感、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沟通。《礼记。乐记》:「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4.往来、交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5.勾结串通。《三国演义》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6.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
《國語辭典》:交关(交關) 拼音:jiāo guān
1.往来、结交。《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传》:「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是个秀才娘子,等閒也不出来,你又非亲非族,面不相干,打从那里交关起?」
2.勾结、串通。《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吴执御传》:「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
3.买卖、交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久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
4.混杂、交错。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5.相牵涉、关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两个皮包,是我性命交关的东西。」
6.吴语。(1)许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请教高大少爷做两首出来,替耐扬扬名,比俚哚好交关哚!」(2)很、非常。
2.勾结、串通。《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吴执御传》:「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
3.买卖、交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久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
4.混杂、交错。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5.相牵涉、关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两个皮包,是我性命交关的东西。」
6.吴语。(1)许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请教高大少爷做两首出来,替耐扬扬名,比俚哚好交关哚!」(2)很、非常。
《漢語大詞典》:协比(協比)
(1).勾结;依附。《书·盘庚下》:“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 孔 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陆德明 释文:“比,毗志反。”《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而宦官 黄皓 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 阎宇 与 皓 协比。”《旧唐书·李渤张仲方等传论》:“ 南纪 ( 李汉 )有良史才,足以自立,而协比权幸,颠沛终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 丁谓 与 雷允恭 协比专恣,内挟太后,同列无如之何。”
(2).谓与人和睦、融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 杨伯峻 注:“《诗·小雅·正月》句。‘协比’今《诗》作‘洽比’,义同。比,去声,协比,协和亲附也。”
(3).调和,使和谐。《史记·乐书论》:“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4).犹言比方,比拟。
(2).谓与人和睦、融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 杨伯峻 注:“《诗·小雅·正月》句。‘协比’今《诗》作‘洽比’,义同。比,去声,协比,协和亲附也。”
(3).调和,使和谐。《史记·乐书论》:“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4).犹言比方,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