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饵结(餌結)
利诱勾结。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又捕 充 所善吏 张忠 榜掠之,诬 充 没官钱五十万緡以饵结权幸,令妻以犊车载金餉 贄 。”
分類:利诱勾结
《國語辭典》:狐群狗党(狐群狗黨)  拼音:hú qún gǒu dǎng
比喻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时贼兵虽众,都是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那日曹快手还邀了些他的狐群狗党的朋友。」也作「狗党狐群」、「狐朋狗党」、「狐朋狗友」。
分類:勾结坏人
《漢語大詞典》: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資産階級)
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势力,掌握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國語辭典》:黑社会(黑社會)  拼音:hēi shè huì
从事非法活动的秘密组织。也称为「黑帮」、「黑道」。
《漢語大詞典》:表里为奸(表裏爲姦)
亦作“ 表里为姦 ”。 内外互相勾结,施行奸计。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王虎谷封事:“ 弘治 初, 王虎谷 为祠祭郎中,以太监 李广 交结 寿寧侯 表里为奸,特疏请斩 广 以谢宗庙。” 清 戴名世 《〈北行日纪〉序》:“而逆旅主人与执鞭者表里为姦,每於常直外多索钱。” 严复 《〈原强〉续篇》:“是必我之居津要者与表里为奸,不然 倭 又乌以至此!”
《漢語大詞典》:阿党比周(阿黨比周)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三国 魏 曹操 《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何晏 集解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羣,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國語辭典》:陈桥兵变(陳橋兵變)  拼音:chén qiáo bīng biàn
宋太祖赵匡胤原任周世宗的殿前都检点。后周恭帝二年,赵匡胤领禁军行至陈桥驿,众将拥之为帝,周亡,世称陈桥兵变。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自陈桥兵变,柴皇让位,在位十七年,天下太平。」
《國語辭典》:串气(串氣)  拼音:chuàn qì
1.互相勾结、互通消息。如:「他是故意和别的财团串气来打击你的。」
2.疝气的别名。参见「疝气」条。
《漢語大詞典》:穿连裆裤(穿連襠褲)
喻相互串通、勾结。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我们暂时利用把头,是因为他们掌握和控制了一些工人,甚至有少部分工人和他们穿连裆裤呢!”
《漢語大詞典》:蟠结根据(蟠結根據)
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殆二十年。宦官领其事者三百餘员,皆蚕食其中,蟠结根据,牢不可动。”
分類:盘据勾结
《漢語大詞典》:磐结(磐結)
牢固勾结。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当 吕氏 之贵也,太后称制而专制, 禄 产 秉事而握权,擅立四王,多封子弟,兼据将相,外内磐结。”新唐书·封伦传:“今解而西,则贼势磐结,后难以图。”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今二州盗贼磐结不散, 武陵 、 南郡 蛮夷未辑, 长沙 、 桂阳 数被徵发,如復扰动,必更生患。”
分類:牢固勾结
《國語辭典》:朋比为奸(朋比為奸)  拼音:péng bì wéi jiān
彼此勾结做坏事。《三国演义》第一回:「后张让、赵忠、封谞、段圭、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敦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恃』。」《荡寇志》第九回:「蔡京班师回朝,不日到了东京,面圣谢恩,同童贯朋比为奸,官家竟被他们瞒过。」也作「朋比作奸」、「朋比作仇」。
《漢語大詞典》:深根蟠结(深根蟠結)
犹盘根错节。比喻恶势力根基深厚,勾结紧密。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推其究竟,贵者以势怙,富者以赂免,若其著名之窰口,则地方官之门印胥吏,无非其深根蟠结之党羽。”
《漢語大詞典》:蛇盘鬼附(蛇盤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五·诗文论于肃愍是非:“呜呼!自昔权奸将有所不利于忠勋之臣,则必内置腹心,外张羽翼,蛇盘鬼附,相与无间,而后得以逞焉。”
《漢語大詞典》:蛇蟠蚓结(蛇蟠蚓結)
比喻互相勾结。 明 宋濂 《题司马公手帖后》:“当是时, 章惇 、 蔡确 、 黄履 、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分類: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