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勋(成勳)
成就功业。《后汉书·杨赐传》:“朕昔初载,授道帷幄,遂阶成勋,以陟大猷。”宋书·刘穆之传:“ 刘 孟 诸公,与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本欲匡主成勋,以取富贵耳。”
《骈字类编》:前勋(前勋)
唐 马戴 送狄参军赴杭州 新官非次受,圣主宠前勋。
《漢語大詞典》:勋力(勳力)
犹功勋,功劳。国语·周语中:“ 郑武 、 庄 有大勋力于 平 桓 。” 汉 陈琳《为袁绍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版文》:“用能悉乃心,克有勋力於国家,稍受王侯之命。”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岘:“ 垣 从上皇, 峴 翊戴 肃宗 ,以勋力相高,同时为御史大夫。”
分類:功勋功劳
《漢語大詞典》:勋望(勳望)
功勋与名望。晋书·谢安传:“是时 桓冲 既卒, 荆 江 二州并缺,物论以 玄 勋望,宜以授之。” 唐 刘言史 《苦妇词》:“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大帅言听计从,勋望隆然。”
分類:功勋名望
《漢語大詞典》:庸勋(庸勳)
(1).酬赏有功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
(2).功勋。《后汉书·王允传》:“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周书·晋荡公护传:“未効庸勋,先居上将。”
分類:功勋
《漢語大詞典》:勋格(勳格)
(1).功勋的品级。北史·樊子盖传:“圣躬亲出慰抚,厚为勋格,人心自奋,不足为忧。”
(2). 唐 人对 孔志约 等人修订的《姓氏录》的一种讥称。旧唐书·李义府传载, 贞观 中, 唐太宗 令 高士廉 等修《氏族志》,时称允当。及 高宗 时, 李义府 耻其家无名,乃上奏朝廷,改修此书,专委 孔志约 等重修。 志约 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於是兵卒以军功达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当时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讥之为“勋格”。
《漢語大詞典》:洪勋(洪勳)
亦作“ 洪勛 ”。 卓著的功勋。 汉 蔡邕 《笔赋》:“画乾坤之阴阳,赞 宓皇 之洪勋。”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 殷高 、 周文 ,乃梦想乎得贤者,建洪勛必须良佐也。”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大将军兵精气肃,远近莫敌,若以家国为念,移据 常山 ,与大夫首尾相应,则洪勋盛烈,孰与为比。”
分類:卓著功勋
《漢語大詞典》:勋效(勳效)
犹功勋。晋书·石勒载记下:“ 石季龙 自以勋效之重,仗 鄴 为甚,雅无去意。”北史·裴叔业传:“ 宣武 以 颺 勋效未立而卒,其子 烱 不得袭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臣所部将士讨 奚 、 契丹 、九姓、 同罗 等,勋效勘多,乞不拘常格,超资加赏。”
分類:功勋
《漢語大詞典》:阶勋(階勳)
官吏的品级。新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朝请;六军不主武事,止於养阶勋。”旧唐书作“勋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国·顺义王:“此三王名号,亦係庙堂所创,以示覊縻,而阶勋为正一品,尤为妥当。”
分類:官吏品级
《國語辭典》:勋级(勛級)  拼音:xūn jí
功勋的等级。《周书。卷四八。萧察传》:「其戎章勋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司勋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掌官吏勋级。」
分類:功勋等级
《漢語大詞典》:勋籍(勳籍)
记载功勋的簿籍。相当于后代的功劳簿。 唐 元稹 《裴誗检校尚书库部郎中充河阳节度判官制》:“昔 竇宪 以元舅出征,大开幕府,以致贤彦。是以铭 燕然 ,备勋籍,用参画也。”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其有官不过隅镇,名不挂勋籍,身歷百战於狂涛巨浪间,几为忌者挤,致之以无名之死,而卒以功名终者,则有 通州 丁公 。”
《漢語大詞典》:垂勋(垂勳)
立功,垂留功勋。 汉 王逸 《九思·守志》:“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昔 晋文公 为 践土 之会,垂勋 周 室,可不勉哉!”
分類:立功功勋
《國語辭典》:勋贵(勛貴)  拼音:xūn guì
功臣及贵族。《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惟演出于勋贵,文辞清丽,名与杨亿、刘筠相上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漢語大詞典》:官勋(官勳)
官职勋阶。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天宝 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分類:官职
《國語辭典》:懋勋(懋勛)  拼音:mào xūn
大功。《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盖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勋;至乎阖棺标迹,莫尚号谥,风流百代,于是乎在。」
分類:大功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