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面稽
谓勉力考察。面,通“ 勔 ”。《书·召诰》:“面稽天若。” 孔 传:“ 禹 亦面考天心而顺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天非人比,不可以言面……今案:面,当读为勔。尔雅曰:‘勔,勉也。’勔稽天若者,勉力上考天心而顺之也。”
分類:勉力考察
《漢語大詞典》:幸勉
谓望其勉力。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一书》:“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 孔子 讥其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分類:勉力
《漢語大詞典》:劝力(勸力)
(1).谓鼓劲用力。《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2).指努力,勉力。《淮南子·要略》:“知人间而不知修务,则无以使学者劝力。”
分類:努力勉力
《漢語大詞典》:强仁
亦作“彊仁”。 勉力行仁。礼记·表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焉。”
分類:勉力力行
《漢語大詞典》:鞭着(鞭著)
犹著鞭。比喻勉力、策励。朱子语类卷一○四:“某寻常见是人文字,未尝敢轻易;亦恐有好处,鞭著工夫看它。”参见“ 著鞭 ”。
《國語辭典》:踶跂  拼音:zhì qí
誇耀自恃的样子。《庄子。马蹄》:「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唐。成玄英。疏:「踶跂,矜恃之容。」
《漢語大詞典》:勤进(勤進)
勉力进取。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前辈书学擅名而又勤进不懈者,无如 汪文端 尚书。”
分類:勉力进取
《國語辭典》:勖率(勗率)  拼音:xù shuài
勉励遵循。唐。元稹〈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无忘勖率,以厚人伦。」也作「勖帅」。
分類:勉力遵循
《國語辭典》:挣挫(掙挫)  拼音:zhèng cuò
1.奋力争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有此话,有烦妈妈上覆他,叫他早自挣挫,我自一心一意守他这日罢了。」也作「挣䦟」、「挣揣」。
2.勉强支撑。《水浒传》第一三回:「那汉却待要挣挫,被二十个士兵,一齐向前,把那汉子一条索子绑了。」也作「挣扎」。
《漢語大詞典》:强耕
努力耕作,勉力耕作。管子·轻重乙:“列稼缘封十五里之原,强耕而自以为落,其民,寡人不得籍斗升焉。” 郭沫若 等集校:“言民在边疆隙地,强力耕作,自为部落而不纳税籍。”
《漢語大詞典》:六务(六務)
(1).谓国君所必须勉力从事的六事。管子·七臣七主:“明主有六务四禁。六务者何也?一曰节用,二曰贤佐,三曰法度,四曰必诛,五曰天时,六曰地宜。”
(2). 宋 代于 江陵府 、 真州 、 海州 、 汉阳军 、 无为军 、 蕲州 之 蕲口 所设之六处官方茶叶贸易机构。也称六榷务。宋史·食货志下五:“商贾贸易,入钱若金帛京师榷货务,以射六务、十三场茶,给券随所射与之,愿就东南入钱若帛者听,计直予茶如京师。”
《漢語大詞典》:懋敦
勉力弘扬。 唐 陆贽 《册嘉诚公主文》:“懋敦王风,勿坠先训。”
分類:勉力弘扬
《漢語大詞典》:懋成
(1).大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不幼教不懋成,不早医不速起,其道一也。”
(2).勉力成就。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矿政》:“各省釐金最旺之时,通计岁收不下二千万两,今亦有一千四百五万两,所以能剿羣寇,懋成中兴者,职是故也。”
《漢語大詞典》:迈仁(邁仁)
勉力实行仁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亮 上言於 后主 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燾无疆。’”
《漢語大詞典》:捺硬
勉力抑制。 唐 寒山 《诗》之六三:“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
分類:勉力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