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强勇
亦作“彊勇”。
(1).顽强勇敢。六韬·上贤:“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倖於外,王者慎勿使为将。”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其人麤大彊勇而谨厚,不为寇钞。”《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 夫差 谓 诸稽郢 曰:‘子观 吴 兵强勇,视 越 何如?’”
(2).指勇力之士。韩非子·安危:“今使人去饥寒,虽 賁 育 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 陈奇猷 集释:“谓强勇者(指 賁 育 )之不能行,则上有祸也。”
(3). 宋 代兵种名。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安抚司兵,自 刘纲 、 向子固 有东西寨使効, 晁公武 有効用, 郭棣 有効士,有强勇,名号杂,军律不齐,豪盗隐伏,为一方患。公请併为强勇。”
《國語辭典》:磨笄  拼音:mó jī
笄,簪子。战国时赵国代王的妻子,遥闻其夫被杀,磨尖发簪自尽。见《吴氏春秋。孝行览。长攻》。后比喻自杀。
《國語辭典》:勇烈  拼音:yǒng liè
刚猛忠烈。《三国演义》第五回:「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漢語大詞典》:勇果
勇敢果断。荀子·大略:“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宋书·杜骥传:“ 耸夫 , 吴兴 武康 人。勇果有气力, 宋 世偏裨小将莫及。”
分類:勇敢果断
《漢語大詞典》:勇毅
勇敢坚毅。荀子·修身:“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孔子家语·执辔》:“食肉者勇毅而捍,食气者神明而寿。”明史·曹文诏传:“ 曹大詔 , 大同 人,勇毅有谋略。” 茅盾 《一个女性》:“ 张彦英 的勇毅果决的面孔像魔术里的月亮似的放大起来,塞满了她的房间。”
分類:勇敢坚毅
《漢語大詞典》:冒刃
迎着刀锋。形容勇敢无畏。六韬·练士:“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后汉书·黄琬传:“ 琬 对曰:‘昔 白公 作乱於 楚 , 屈庐 冒刃而前。’”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冒刃衔锋,前无横阵。” 唐 牛上士 《古骏赋》:“跳出超涧,冒刃衝敌。”
《國語辭典》:褒词(褒詞)  拼音:bāo cí
赞美的言词。如:「我说的都是真心话,绝非空泛的褒词。」
《國語辭典》:沉勇  拼音:chén yǒng
深沉果敢。《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势,出贼不意。」
分類:沉着勇敢
《漢語大詞典》:勇谋(勇謀)
勇敢而有谋略。国语·吴语:“彼岂能与我行此危事也哉?事君勇谋,於此用之。”孔丛子·儒服:“命勇谋之将以御敌,先使之迎於敌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后汉书·庞参传》:“ 河南 庞参 ,勇谋不测,卓尔奇伟,高才武略,有 魏尚 之风。”
分類:勇敢谋略
《漢語大詞典》:铁胆(鐵膽)
形容坚强勇敢。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 阿兴 ,你是一个铁胆硬汉,来,多吃一碗。”
《漢語大詞典》:猛勇
威猛勇敢。 汉 王充 论衡·解除:“主人猛勇,姦客不敢闚也。”《说唐》第三九回:“﹝ 梁师泰 ﹞生得金脸红鬚,手执双锤,十分猛勇。” 沙汀 《困兽记》二:“‘要得!把从前演剧的精神拿出来吧!’ 吕康 忽然猛勇的说。”
分類:威猛勇敢
《漢語大詞典》:勇断(勇斷)
勇敢果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非有勇断,孰能行之。”旧五代史·汉书·刘铢传:“ 銖 性惨毒好杀, 高祖 以为勇断类己,深委遇之。” 宋 欧阳修 《读书》诗:“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
分類:勇敢果断
《國語辭典》:铁军(鐵軍)  拼音:tiě jūn
称纪律严格,强劲善战的军队。
《漢語大詞典》:胆决(膽決)
勇敢果断。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少便弓马,精果胆决。”晋书·虞潭传:“ 潭 貌虽和弱,而内坚明,有胆决。”新唐书·辛云京传:“ 云京 有胆决,以禽生斩馘常冠军,积功迁特进、太常卿。” 宋 陈亮 《先祖府君墓志铭》:“然其孝友慈爱,明敏有胆决,盖天资固如此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识远器大而无雄气胆决者,不能具壮猷。”
分類:勇敢果断
《漢語大詞典》:骁猛(驍猛)
勇敢威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 石槐 驍猛,尽有单于之地。” 宋 张耒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英伟之度屈于礼乐,驍猛之气束于儒学。”明史·张士诚传:“ 士诚 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龙’者,皆驍猛善鬭。”
分類:勇敢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