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0,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劫财
尘沙劫
威劫
贼劫
劫掳
风劫
洗劫
应劫
遇劫
龙汉劫
劫余灰
劫轮
四劫
钞劫
中劫
《国语辞典》:劫财(劫财)  拼音:jié cái
掠夺他人财物。《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有某国教士从宁波走到敝县界上,不幸为海盗劫财伤命,现在教堂里的主教不答应,勒令某缉获凶手。」
《漢語大詞典》:尘沙劫(塵沙劫)
尘劫。 宋 陶谷 清异录·软尽虚空藏:“浮屠者流,谓若将妄语誑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清 曹寅 《观奕口占和渔村》:“尘沙劫后仙机尽,正是鸣鐘息脇时。”
《漢語大詞典》:威劫
威逼,胁迫。《汉书·晁错传》:“ 陈胜 行戍,至于 大泽 ,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 秦 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又激之曰:‘如渠不去,理须威劫;便杀却勿惧。’”《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谁知严 列星那 种的几亩地,牛粮子种,收割耕锄,威劫那邻舍家与他代力。”
分類:威逼胁迫
《漢語大詞典》:贼劫(賊劫)
强取劫夺。旧唐书·酷吏传上·侯思止:“ 昭德 曰:‘往年 来俊臣 贼劫 王庆詵 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索 李自邑 女,无乃復辱国乎?’”
分類:强取劫夺
《漢語大詞典》:劫掳(劫擄)
亦作“刼虏”。亦作“刼掳”。 抢劫掳掠。《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贼有降者,将刼掳财物、男女子收捕官处,作拜见撒花。”《水浒传》第二回:“只是山寨钱粮欠少,如何不去刼掳些来,以供山寨之用?”《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次日又劫掳得人马百餘,亦解赴大寨。” 清 黄遵宪 《潮州行》:“但饱羣贼囊,免更遭刼虏。”
分類:抢劫掳掠
《骈字类编》:风劫(风劫)
法苑珠林若据火劫即是初禅若约水劫是其二禅若约风劫是其三禅
《國語辭典》:洗劫  拼音:xǐ jié
抢夺财物。如:「洗劫一空」、「他在暗巷遭遇歹徒洗劫。」
分類:一户人家
《漢語大詞典》:应劫(應刼)
(1).应验劫运。红楼梦第二回:“ 蚩尤 、 共工 、 桀 、 紂 ……皆应刼而生。”
(2).围棋用语。应付对方的抛劫。 宋 秦观 《阮郎归》词:“翻身整顿著残棋,沉吟应刼迟。”
《漢語大詞典》:遇劫
遭遇劫难。《封神演义》第七八回:“遇劫黄冠遭劫运,堕尘羽士尽尘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初拟登访 戴宇完 ,谢其遇劫时解衣救冻之惠。”
分類:遭遇劫难
《漢語大詞典》:龙汉劫(龍漢刼)
见“ 龙汉 ”。
《漢語大詞典》:龙汉(龍漢)
道教谓 元始天尊 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始劫。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説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 天尊 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 玉京 之上,或在 穷桑 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 延康 、 赤明 、 龙汉 、 开皇 ,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九:“敢问 龙汉 末,如何闢乾坤。”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晃晃 弥罗宫 ,巍巍 鬱萧殿 。始劫干 延康 ,大道超 龙汉 。” 清 赵翼 《岣嵝碑歌》:“伊昔昏垫五行汨, 龙汉 餘劫留水厄。”亦称“ 龙汉刼 ”。 清 钱谦益 《登齐云岩·谒玄天太素宫》诗:“ 东海 几经龙汉刼,北宫长列羽林军。” 清 黄遵宪 《感事又寄丘仲阏》诗之二:“ 帝释 亦愁龙汉刼,天灾况值鼠妖年。”
《漢語大詞典》:劫余灰(劫餘灰)
亦作“刼餘灰”。 劫火的馀灰。 清 黄遵宪 《述闻》诗:“荆棘铜驼心上泪,觚稜金爵刼餘灰。”
分類:劫火
《漢語大詞典》:劫轮(劫輪)
亦作“刦轮”。 犹灾难。《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大事日录》:“六月二十二日乃近跡诸人,气焰愈张,吾民何罪,竟陷刦轮,抢地呼天,无可告诉。”
分類:灾难
《骈字类编》:四劫
韩愈平淮西碑蔡将死蔡人立其子元济以请不许遂烧舞阳犯叶襄城以动东都放兵四劫
《漢語大詞典》:钞劫(鈔劫)
抢劫,掠夺。宋史·外国传八·吐蕃:“诸蕃有钞劫为恶尝经和断者,恐异时復叛,故收其子弟为质,乃有禁錮终身者。”
分類:抢劫掠夺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