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也者
(1).语气助词。表提示。《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夫道也者;性也,三皇之治也;德也者:復性者也,二帝之迹也。”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也者,卜筮之史也。” 鲁迅 《花边文学·未来的光荣》:“有些所谓文学家也者,也得找寻些奇特的、色情的东西,去给他们的主顾满足。”
(2).语气助词。表疑问。《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语气助词。表拟度。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然生不汲汲求士之知,荒丘絶壑,若将终身也者。”
《漢語大詞典》:言念
想念。言,助词。《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周书·李远传:“言念贞良,追增伤悼。” 明 陈子龙 《岁暮杂感》诗之三:“言念怀所欢,杳若商与参。”
分類:想念助词
《漢語大詞典》:于诸(于諸)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 景公 死而 舍 立, 陈乞 使人迎 阳生 于诸其家。” 何休 注:“于诸,置也, 齐 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 刘淇 助字辨略卷一。
《漢語大詞典》:也已
(1).语气助词。表肯定。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请更寄语:再復尔,是不欲生也已!”
(2).语气助词。表感叹。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元 , 石明三 ,一日而杀五虎,可谓盖代神力也已!”
《國語辭典》:于何(於何)  拼音:yú hé
如何、怎么。《文选。潘岳。西征赋》:「嗟主闇而臣嫉,祸于何而不有。」《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四海之议,于何逃责。」
《漢語大詞典》:岂伊(豈伊)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漢語大詞典》:也夫
语气助词。表感叹。国语·晋语五:“ 靡筓 之役, 郤献子 见, 公 曰:‘子之力也夫!’” 宋 欧阳修 《读李翱文》:“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鲁迅 《花边文学·刀式辩》:“文学家看小说,并且豫备抄袭的,可谓关系密切的了,而且如此粗心,岂不可叹也夫!”
《漢語大詞典》:及夫
(1).句首助词。犹言若夫。礼记·祭法:“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及夫,若夫也。”
(2).等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及夫哭庙后,復领 太原 役。”
分類:等到助词
《漢語大詞典》:认取(認取)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漢語大詞典》:言旋
回还。言,语首助词。《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邦族。” 南朝 宋 范泰 《为宋公祭嵩山文》:“逝将言旋,自 雍 徂 洛 。”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歌鐘告闋,羽籥言旋。”
分類:回还助词
《漢語大詞典》:薄言
(1).急急忙忙。《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气肃,适有三贤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风寒,涓滴纔濡春满腹。”一说为助词。见 清 刘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荐,恩命垂至,自貽颠危,昏昏薄言,罔知攸处。” 宋 梅尧臣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诗:“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漢語大詞典》:有政
(1).政事;政治。有,助词。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2).有政事。论语·子路:“ 冉子 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3).指有善政。 章炳麟 《訄书·订文》:“是故国有政者,其伦脊必析,纲纪必秩,官事民治日以孟晋,虽欲文之不孟晋,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里许(裏許)
里面;里头。许,助词。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杨诚斋 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鎔化,乃可因承。如 李 之“耐可”、 杜 之“遮莫”、 唐 人“里许”、“若箇”之类是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今 松江 、 太仓 言处言许,音皆如化。谓内曰里许,音如里化。”
《漢語大詞典》:至乎
(1).犹至于。到;达到。乎,表趋向的助词。墨子·尚贤中:“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2).犹至于。连词。连接上文,另提一事。 晋 阮侃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是故知吉凶,非为吉凶也。故其称曰无远邇幽深,遂知来物,不曰遂为来物矣;然亦卜之,尽理所以成相命者也。至乎卜世与年,则无益于 周 録矣。”
《國語辭典》:有室  拼音:yǒu shì
1.卿大夫。《书经。立政》:「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也称为「有家」。
2.有妻。《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孟子。胜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