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0,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心不动
元侯动驾
云动风飞
词典
动静
风动
风动
动止
动摇
动天
动地
飞动
群动
感动
感动
典故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五〈湖阴词〉
并序:「王敦举兵至湖阴,明帝微行,视其营伍。由是乐府有湖阴曲而亡其辞,因作而附之。」词云:「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虎须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霸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白?天子金煌铓【白虬天子金煌铓】【白?天子金锽铓】【白虬天子金锽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兰干春昼长。」
典故
心不动


《孟子注疏》卷三上〈公孙丑章句上〉~53~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例句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白居易 隐几

典故
元侯动驾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70~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唐·颜师古注引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
典故
云动风飞

相关人物
师旷
 
晋平公


《韩非子》卷三《十过》
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

例句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杜甫 秋笛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运动与静止。《易经。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行为举止。《庄子。天下》:「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这两个便是你的孩儿,老夫看了这两个模样动静,敢不中去么。」
3.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消息、情况。《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韶》:「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直到二月初旬,椿树抽芽,不见些儿动静。」
2.声音。如:「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
《國語辭典》:风动(風動)  拼音:fēng dòng
如风鼓动。比喻应和声极广。《书经。大禹谟》:「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漢語大詞典》:风动
指教化、教育感化。 宋 苏轼 《荐宗室令畤状》:“伏望圣慈,特赐考察,召致馆阁,养其高才,而遂其远业,以风动宗室,劝示海内。” 明 宋濂 《扶宗宏辨禅师育王裕公生塔之碑》:“寺居五山之一,领其事者若 大阁 璉公 、 大慧 果公 、 无準 范公 、 横川 珙公 ,俱一时名德,风动四方。”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元年:“帝初政风动天下。”
《國語辭典》:动止(動止)  拼音:dòng zhǐ
1.动静。《庄子。天地》:「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2.行为举止。《宋书。卷七二。文九王传。建平宣简王宏传》:「使动止应规,进退中律,然后畜锐观衅,因时而动,摧敌陷坚,折冲于外。」
3.商代对监狱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刑法部。狱》:「《博物志》曰:『夏曰念室,殷曰动止,周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又狴犴者亦狱别名。』」
《國語辭典》:动摇(動搖)  拼音:dòng yáo
1.摇摆晃动。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2.不稳固、不坚定。《汉书。卷一○。成帝纪》:「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
《骈字类编》:动天(动天)
书惟德动天无远弗届驾宋书沈攸之传凡此诸师莫不勇力动天劲志 日 南史梁元帝纪忠为令德孝实动天风鲍照舞鹤赋凉沙振野箕 动天
分类:动天
《漢語大詞典》:动地(動地)
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毛泽东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漢語大詞典》:飞动(飛動)
(1).飘逸生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延寿 《灵光》,含飞动之势。”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公车三千牘,字字岌飞动。”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宝而藏之。”
(2).犹振奋。 唐 杜甫 《赠高式颜》诗:“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孟子书百里奚:“味其所用助字,开闔变化,使人之意飞动。”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愈觉飞动,亹亹不輟。”
(3).飞扬飘动。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翌日巖谷爽朗,烟霞飞动。”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等到万树长林震荡巨波泛滥的风暴,才能群起蜂涌,摇展飞动。”
《漢語大詞典》:群动(羣動)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
《漢語大詞典》:感动(感動)
动摇。感,通“ 撼 ”。 汉 王充 论衡·奇怪:“ 后稷 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故曰:‘不坼不副。’”北史·薛琡传:“唯 琡 以 杲 为聚众无名,虽强犹贼, 元顥 皇室昵亲,来称义举,自 河阴 之役,人情骇怨,今有际会,易生感动。”
分類:感动动摇
《國語辭典》:感动(感動)  拼音:gǎn dòng
1.触动。《水浒传》第四二回:「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忽然感动公孙胜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2.感应。《隋书。卷一三。音乐志上》:「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红楼梦》第三九回:「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
3.触动内心的情感。如:「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新唐书。卷一八五。列传。韦昭度》:「李昌符乱兴苍卒,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