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舒张压(舒张压)  拼音:shū zhāng yā
当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壁所推击的压力。
《漢語大詞典》:梗死
谓局部动脉堵塞,造成人体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多发生于心、肾、肺、脑等处。
《國語辭典》:高血压(高血壓)  拼音:gāo xiě yā
病名。血压偏高症。血压随著年龄而增加,但如在六十岁前,收缩压及舒张压经常超过140/90Hg,即可诊断为此症。血压开始升高时,波动性大,时高时低。在身心不舒畅时会升高,偶有疲乏、不宁、头昏、头痛、失眠及心悸的症状,也可能无任何症状。此症可加速血管硬化,及带来硬化后的许多并发症,如脑血管硬化、心冠状血管硬化、肾血管硬化、心脏肥大与衰竭等。
《國語辭典》:动脉硬化(動脈硬化)  拼音:dòng mài yìng huà
病名。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沉积于动脉管壁造成动脉血管壁变厚,失去弹性,形成血管壁硬化,甚至完全堵塞。可能引起高血压等血管病变。
《漢語大詞典》: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的一种,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也叫粥样硬化。
《國語辭典》:冠状动脉(冠狀動脈)  拼音:guān zhuàng dòng mài
分布在心壁上,供给心肌养分及氧气的动脉。分为左、右两条,环绕在心脏的表面,状如王冠,故称为「冠状动脉」。
《國語辭典》:大出血  拼音:dà chū xiě
由动脉破裂或内脏损伤等,所引起的大量出血。
《国语辞典》:低血压(低血压)  拼音:dī xiě yā
血压指心脏收缩后,血液流经动脉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若其收缩压在一百毫米汞柱,舒张压在六十毫米汞柱以下,称为「低血压」。可分为因严重感染、循环失调或大出血引起的低血压及体质性低血压,后者以瘦子居多,并非疾病。
《國語辭典》:充血  拼音:chōng xiě
局部的动脉或毛细管因受刺激而引起血量增加、血流加速的现象,称为「充血」。
《漢語大詞典》:深脉
各种深的动脉或静脉
肱动脉在上臂的最大分支
股深动脉
普帕尔氏韧带(腹股沟韧带)下方不远处股静脉的属支
《国语辞典》:桡动脉(桡动脉)  拼音:náo dòng mài
肱动脉在前臂的一条分支。如:「我们最常测量脉搏的地方是腕部的桡动脉。」
《國語辭典》:毛细管(毛細管)  拼音:máo xì guǎn
1.玻璃管加热熔融后拉成的细玻璃管称为毛细管。常用于物质熔点测定,或采取微量液体试液。
2.代表微细及血管壁极薄的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交换物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