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8,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众生好度人难度
皱胃
仔仔
髭蟾
滋溜
爪子
灼占
粘液
炸群
维生素
微生物
鼍风鱼
瓦楞子
娃子
臀部
《》:
(谚语)救人不如救牲畜。比喻社会人心险恶,救济了人,反而遭到对方的暗计。《水浒传》第三○回:「众生好度人难度,原来你这厮外貌相人,倒有这等贼心贼肝。」
《国语辞典》:皱胃(皱胃)  拼音:zhòu wèi
反刍类动物的第四个胃,因皱纹甚多而得名。前接重瓣胃,后连十二指肠。
《漢語大詞典》:仔仔
称幼小的动物。多指牲畜等。
《漢語大詞典》:髭蟾
亦称“ 鬍子蟾 ”。 我国特产动物。两栖纲,锄足蟾科。体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主要产于 四川 峨眉山 。
《漢語大詞典》:滋溜
方言。象声词。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或快速行动发出的声音。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五:“一只鹭鸶滋溜滋溜叫了一声,飞逝了。” 陈石峻 《泽玛姬·老鼠猴子和黑熊》:“老鼠好像懂话,回过头来瞅了穷人好几眼,然后滋溜一下跑了。”
《國語辭典》:爪子  拼音:zhuǎ zi
动物的尖甲脚趾。如:「虎爪子」、「鸡爪子」。也称为「爪儿」。
《漢語大詞典》:灼占
烧灸动物骨头以占卜。 清 余庆远 《维西见闻记·物器·羊骨卜》:“辽史载 契丹 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
《漢語大詞典》:粘液
植物或动物体内分泌出来的粘稠的液体。 马南邨 《燕山夜话·楮树的用途》:“过去我们只知道楮树皮是造纸的好原料,却没有想到它的树叶、枝,茎、果实、皮下粘液等都是一些非常难得的特效药。”
《漢語大詞典》:炸群
指动物受惊各自离群逃散。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八:“特别是雨天,散放的驯鹿,是容易炸群的。”
《國語辭典》:维生素(維生素)  拼音:wéi shēng sù
维他命的别名。参见「维他命」条。
《國語辭典》:微生物  拼音:wéi shēng wù
一类肉眼看不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察觉的生物。包括各种细菌、黴菌、滤过性病毒等,常以分裂繁殖,多单细胞,体极细微,构造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种类超过十万种,可分为单细胞动物、藻类、真菌、黏菌、细菌、病毒等。
《漢語大詞典》:鼍风鱼(鼉風魚)
传说中的鼍类动物。 汉 杨孚 《异物志》:“鼉风鱼冬天数万头,共处大窟中藏,上有白气;或在鼉穴中,皮黑如漆。能潜知数里中空木所在,因风而入空木,化为蝙蝠。其肉甚美。”
分類:动物
《國語辭典》:瓦楞子  拼音:wǎ léng zi
蚶子的别名。参见「蚶子」条。
《國語辭典》:娃子  拼音:wá zi
小孩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只有小沙弥怪道不见了这妇人,却是娃子家不来跟究,以此无人知道不题。」《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往后来俩个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个不用几尺粗布呢?」
《國語辭典》:臀部  拼音:tún bù
是猿类和人类盆骨后方由臀大肌和臀中肌覆盖脂肪组织所组成的浑圆部位,在人类的功能为坐著时承受坐力,俗称为「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