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加一  拼音:jiā yī
1.增加原数量的十分之一。如:「小帐加一。」
2.增加一分。如:「蒸饺加一,外带!」
《分类字锦》:四孔加一
马融长笛赋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注京房字君明京房修易故曰易京笛本四孔房加一孔于下为商声
分类:
《国语辞典》:罪加一等  拼音:zuì jiā yī děng
加重处罚。《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著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我们是不吃的。」
《分类字锦》:复加一命(复加一命)
礼记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郑注三公八命矣复加一命则服龙衮与王者之后同多于此则赐非命服也
分类:法服
《高级汉语词典》:加一钱
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
《國語辭典》:一再  拼音:yī zài
一次又一次的。如:「我一再叮咛,他仍然犯错,实在不应该。」
《國語辭典》:加倍  拼音:jiā bèi
1.照原数增加一倍。《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公是个长者,愿闻高姓大名,好加倍奉还。」《红楼梦》第二四回:「你吃了我们的酒,你要取不来,加倍罚你。」
2.比原来程度更为加深。如:「想要持续进步,就须加倍练习。」
《國語辭典》:打散  拼音:dǎ sǎn
每场杂剧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称为「打散」。后泛指曲艺杂技。《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漢語大詞典》:再倍
(1).两倍,双倍。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散有时积,糴有时领……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
(2).指再加一倍。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漢語大詞典》:受岁(受歲)
(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漢語大詞典》:梅花引
(1).《梅花三弄》的别名。 唐 李白 《青溪半夜闻笛》诗:“ 羌 笛《梅花引》, 吴 溪 陇水 情。”
(2).词牌名。一名《贫也乐》。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三仄韵,三平韵(又一体为五平韵、一迭韵);后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一迭韵。
(3).词牌名。一名《小梅花》。一百十四字,即五七字体再加一迭。
《漢語大詞典》:进篑(進簣)
谓堆土成山时增加一筐土。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进簣虽微,终焉为山。” 元 傅若金 《题〈云厓图〉》诗:“寄言为山者,进簣庶可及。”
《漢語大詞典》:倍差
增加一倍后又减去原数的三分之一。即增加到原数的一又三分之二倍。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閲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閲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閲实其罪。”史记·周本纪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倍中之差,二百去三分一,合三百三十三鍰二两也。”
谓相差很大。 宋 叶适 《瑞安县重建厅事记》:“ 嘉兴 许 君 兴裔 知县事,而大厅、琴堂始克并立,上极旁挟,比旧倍差,厚基博础,楹桷丰硕。民来观者,倾动惊骇。”
《國語辭典》:乘方  拼音:chéng fāng
数学上指同一数自乘若干次的乘方。如2自乘四次,就是2的四次幂。也称为「乘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