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07,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功勋
农功
阴功
考功
治功
用功
收功
圣功
禹功
岁功
报功
罔功
奏功
功烈
功用
《國語辭典》:功勋(功勛)  拼音:gōng xūn
安定国家的勋劳。《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揆公德性,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國語辭典》:农功(農功)  拼音:nóng gōng
1.农事。《管子。君臣下》:「禁淫务,劝农功,以职其无事,则小民治矣。」
2.农作物。《左传。成公十三年》:「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
分類:农事
《國語辭典》:阴功(陰功)  拼音:yīn gōng
阴德。《儒林外史》第七回:「不枉了荀老爹一生忠厚,做多少佛面上的事,广积阴功。」《红楼梦》第四七回:「薛蟠听了,叩头不迭,道:『好歹积点阴功饶我罢!』」也称为「阴德」、「阴骘」。
《國語辭典》:考功  拼音:kǎo gōng
1.父亲的功业。《楚辞。屈原。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2.考核官吏的功绩。《书经。舜典》「三载考绩」句下唐。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3.职官名。考功司郎中的简称。属吏部,掌考察内外官吏之职。《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儒林外史》第三○回:「又说到宗子相;杜慎卿道:『宗考功便是先君的同年。』」
《國語辭典》:治功  拼音:zhì gōng
治理国政的功劳。《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附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國語辭典》:用功  拼音:yòng gōng
勤加修习。多指求学而言。《红楼梦》第一五回:「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你们要用功,在家里一样可以读书,为甚么一定要到上海呢?」
《漢語大詞典》:收功
(1).取得成功。《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 鲁 ,实难。” 宋 曾巩 《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
(2).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分類:取得成功
《國語辭典》:圣功(聖功)  拼音:shèng gōng
圣王哲人的功业。《易经。蒙卦。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唐。韩愈平淮西碑。序〉:「既还奏,群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
《漢語大詞典》:禹功
指 夏禹 治水的功绩。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 清 戴名世 《杨维岳传》:“践土而思 禹 功,食粟而思 稷 德。”
《國語辭典》:岁功(歲功)  拼音:suì gōng
1.一年的时序。《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四万六千八十铢者,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功成就,五权谨矣。」《北史。卷八六。循吏传。论曰》:「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迭代,俱成岁功者也。」
2.一年中农事的收穫。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漢語大詞典》:报功(報功)
(1).酬报有功者;报答功德。《书·武成》:“崇德报功。” 孔 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 汉 王充 论衡·祭意:“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
(2).陈述功绩。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蜃楼结成了,大家都去报功。”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后来转念到‘报功’总已不成,上公安局也没意思,便决定先回家再定办法。”
《韵府拾遗 东韵》:罔功
书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
《國語辭典》:奏功  拼音:zòu gōng
1.向朝廷呈奏功绩。明。何景明〈送郡守孙公考诗序〉:「吾守孙公将奏功天子,天子且将有显陟也。」
2.产生功效。唐。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遂升舟,风雨少弛,棹夫奏功。」也作「奏效」。
《國語辭典》:功烈  拼音:gōng liè
功业。《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名声施于无穷,功烈著而不灭。」
《國語辭典》:功用  拼音:gōng yòng
1.治事的绩效。《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2.功夫。唐。柳宗元 叠后诗:「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3.功利。《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慢差等。」
4.人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七:「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5.物品所具有的功能及所能产生的效能。如:「这种机器有什么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