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业与德行。《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序》:「所以亲亲贤贤,褒表功德。」
2.佛教称行善所生的利益。《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内中必有值钱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时,有人来找,交还与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
3.用作善事的反话,为教训、惩罚的意思。《金瓶梅》第二三回:「贼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对他说不说,不与你个功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儿也怎的!」
《漢語大詞典》:功德水
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於剡县石城寺礼拜》诗:“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唐 钱起 《梦寻西山準上人》诗:“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老残游记》第九回:“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参阅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漢語大詞典》:功德天
即 吉祥天女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 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唐 僧 凤 《书遗文后》诗:“苦哉 黑暗女 ,乐矣 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漢語大詞典》:功德主
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
《漢語大詞典》:做功德
(1).指请僧众诵经念佛以超度亡灵。《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 晁天王 。”
(2).引申指说好话捧场。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更要有替大人老爷结善缘做功德讲讲人道主义的清客。”
《国语辞典》:塔尖上功德  拼音:tǎ jiān shang gōng dé
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是个权宜之术。贤弟须知,塔尖上功德,休得固辞。」
《国语辞典》:慈济功德会(慈济功德会)  拼音:cí jì gōng dé huì
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简称。由證严法师于民国五十五年创设。主要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并以「诚、正、信、实」的精神,广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工作目标涵盖慈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四大项目。
《漢語大詞典》:功德钱(功德錢)
(1).佛教徒替人诵经或做法事的工钱。《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婆娘扯住和尚袖子道:‘师兄,明日来取功德钱时,就对爹爹説血盆愿心一事。’”
(2).泛指捐赠给僧寺尼庵的钱。《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况且初次染尘,必须大大的写笔功德钱……收在公账上应用。”
(3).称贿买衙役的钱。 清 遯庐 《童子军·探狱》:“要开地狱团圞会,须纳衙门功德钱。”
《漢語大詞典》:功德田
佛教谓佛法僧。《俱舍论》卷十五:“功德田者,谓佛法僧。”《三藏法数》卷十一:“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寳,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
《國語辭典》:功德无量(功德無量)  拼音:gōng dé wú liàng
1.功绩、德业极大,不可计量。《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伏惟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要营大像,而以劳费为名。」
2.佛教用语。形容善行所生的利益非常广大。《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说龙华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块洋钱,要是肯捐,功德无量。」
《國語辭典》:功德圆满(功德圓滿)  拼音:gōng dé yuán mǎn
佛教用语。本指已经圆满地完成利他的善行。后引申为事情圆满的结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限三日功德圆满,脱了孝服,换上颜色衣服,倒陪房奁,定将小姐送与将军。」
《國語辭典》:八功德水  拼音:bā gōng dé shuǐ
1.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池及须弥山、七金山的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八功德谓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后不伤肠。《俱舍论》卷一一:「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2.河川名:(1)在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巅。(2)在南京钟山。
《漢語大詞典》:水功德局
宋 代社会的一种骗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有所谓美人局、柜坊赌局、水功德局,不一而足。”原注:“﹝水功德局﹞以求官、觅举、恩泽、迁转、讼事、交易等为名,假借声势,脱漏财物。”
分類:社会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