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存息
(1).谓凝神静虑,做内心反省的功夫。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人汩汩地过了日月,不曾存息,不曾实现此体段,如何会有用力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四折:“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天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
(2).存款利息的省称。
《漢語大詞典》:捶钩(捶鉤,捶鈎)
亦作“ 捶钩 ”。
(1).锻打带钩。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 郭象 注:“拈(玷)捶鉤之轻重,而无豪芒之差也。” 成玄英 疏:“捶,打锻也;鉤,腰带也。”
(2).喻功夫纯熟。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鏑。”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夫权衡所以揣轻重,不为捶钩者设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國語辭典》:外功  拼音:wài gōng
拳术家称练习手、眼、身、步及肩、肘、腕、胯、膝等见诸形貌的拳法为「外功」。相对于内功而言。
《漢語大詞典》:克苦(剋苦)
刻苦。 宋 曾巩 《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初公年十三,丧父,家贫,尤自克苦。” 鲁迅 《伪自由书·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下文是说:‘必须克苦耐劳,加紧生产。’”
刻苦。下苦功夫钻研。旧唐书·儒学传下·韦表微:“ 表微 少时,剋苦自立。” 宋 梅尧臣 《答裴送序意》诗:“辞虽浅陋颇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
《漢語大詞典》:苦功
指粗工艺,对良功而言。苦,通盬。周礼·天官·典枲:“典枲掌布緦缕紵之麻草之物……及献功,受苦功。”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苦功,谓麻功布紵。” 贾公彦 疏:“苦功,谓麻功,为盬麤之功。” 孙诒让 正义:“ 先郑 以麻功麤於丝功,故谓之苦功;对典丝,丝功为良功。”
分類:苦功
《国语辞典》:五功  拼音:wǔ gōng
回教徒修持的功夫。以时念真宰、日礼五时、岁斋一月、岁捐课财、朝觐天方,合称为念、礼、斋、课、朝五功。
《国语辞典》:轻功(轻功)  拼音:qīng gōng
传统武术中,可以让人身轻如燕、纵跳自如的功夫。如:「武侠电影透过剪接技巧,常可见到忽来忽去的镜头,将传说中的轻功化为实际。」
《漢語大詞典》:函养(函養)
(1).犹覆育。庇护养育。《史记·五帝本纪》“其仁如天” 唐 司马贞 索隐:“如天之函养也。”新唐书·陆贽传:“自 安 史 之乱,朝廷因循函养,而诸方自擅壤地,未尝会朝。” 宋 苏轼 《八月二十八日入内高班蔡克明传宣取批答宰臣以下贺生获鬼章表·太皇太后》:“国家偃兵息民,函养中外。” 宋 陆游 《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 乾道 、 淳熙 已来,中外无事,函养滋息,且以国力兴葺之。”
(2).涵养,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印书小事,而 郑君 乃作如此风度,似少函养。”
《國語辭典》:空儿(空兒)  拼音:kòng ér
1.閒暇时间。《红楼梦》第三九回:「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著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作歇马凉亭。」
2.机会。《红楼梦》第四七回:「家里是没的积蓄的,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
《國語辭典》:空儿(空兒)  拼音:kōng ér
空虚而不实在的事物。
《國語辭典》:武工  拼音:wǔ gōng
武术。也作「武功」。
《漢語大詞典》:功底
功夫的底子;基本功。 峻青 《海啸》第三章十九:“你一个女孩子,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功底?” 李玲修 《笼鹰志》:“他毕竟有坚实的功底,有着艺术天才所必有的坚毅。”
《国语辞典》:内丹功(内丹功)  拼音:nèi dān gōng
锻鍊体内精、气、神的功夫。参见「内丹」条。
《漢語大詞典》:硬功
(1).真功夫;坚强不屈的精神。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检查官们虽宣言不论作者,只看内容,但这种心口如一的君子,恐不常有,即有,亦必不在检查官之中,他们要开一点玩笑是极容易的,我不想来中他们的诡计,我仍然要用硬功对付他们。”
(2).武术中一种功夫的名称。《少林武功》第四章:“ 少林寺 所传功夫极多……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所谓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躯体某一局部的猛力。”
《國語辭典》:硬碰硬  拼音:yìng pèng yìng
用强力对付强力。如:「这件事其实可以好好商量,又何必硬碰硬?」
《漢語大詞典》:四功五法
戏曲演员唱、做、念、打四种表演功夫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的合称。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