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百战功高(百战功高)  拼音:bǎi zhàn gōng gāo
经历多种战役,功劳也随著增高。如:「他父亲是位百战功高的将领,受人崇敬。」
《国语辞典》:阿保之功  拼音:ē bǎo zhī gōng
保护抚养的功劳。《汉书。卷七四。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也作「阿保之劳」。
《国语辞典》:阿保之劳(阿保之劳)  拼音:ē bǎo zhī láo
保护抚养的功劳。《晋书。卷八三。顾和传》:「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也作「阿保之功」。
《国语辞典》:尺寸之功  拼音:chǐ cùn zhī gōng
形容微小的功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三国演义》第三回:「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分类:微小功劳
《國語辭典》:功德无量(功德無量)  拼音:gōng dé wú liàng
1.功绩、德业极大,不可计量。《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伏惟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要营大像,而以劳费为名。」
2.佛教用语。形容善行所生的利益非常广大。《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说龙华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块洋钱,要是肯捐,功德无量。」
《漢語大詞典》:功盖天下(功蓋天下)
功劳天下第一。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國語辭典》:功高不赏(功高不賞)  拼音:gōng gāo bù shǎng
功劳之大已至无法加以赏赐的程度。《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
《國語辭典》:功成不居  拼音:gōng chéng bù jū
本指顺应自然的存在,不占为己有。语本《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后引申为建立了功劳而不归功于自己。唐。白居易〈与崇文诏〉:「威力无暴,功成不居。」《清史稿。卷四○五。曾国藩传》:「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
《漢語大詞典》:伐功矜能
夸耀自己的功劳的才能。史记·太史公自序:“续 何 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寧。嘉 参 不伐功矜能。”《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 齐王 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諂諛。”
《漢語大詞典》:才伐
才能和功劳。北史·文苑传·王胄:“ 胄 性疏率不伦,自持才伐,鬱鬱於官,每负气陵傲,忽略时人。”
分類:才能功劳
《漢語大詞典》:拔剑论功(拔劍論功)
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高帝 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羣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高帝 患之。” 金 元好问 《读纪信传》诗:“当时拔剑论功者,矢口何人説 纪生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韩成于光:“剖符分封,拔剑论功, 汉 于功臣悉矣。”
《漢語大詞典》:酬功给效(酬功給效)
赏赐有功劳者。《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随帝部卒入城,检纳干戈,酬功给效。”
分類:赏赐功劳
《國語辭典》:丑表功  拼音:chǒu biǎo gōng
1.不知羞耻的誇耀自己的功劳。
2.戏曲剧目。内容描写某妓院鸨母万人迷,因龟奴保儿懒惰,加以责备,保儿不服,自表功劳,因而争吵,原荐主塾师来劝,鸨母算清工钱,将保儿辞歇。
《國語辭典》:吃老本  拼音:chī lǎo běn
本指商人赔了利润,动用本钱来支撑。后比喻凭恃昔日的功劳、成绩、本领,不求进步。如:「时代日益进步,我们不能光吃老本,要不停学习新事物。」
《漢語大詞典》:赐荫(賜蔭,賜廕)
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 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 。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 清 吴伟业 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