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扬烈(揚烈)
(1).散发浓烈的香气。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2).继承功业。语本书·立政:“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扬 武王 之大烈。” 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宜乎先生有得贤之誉,弟子获稽古之荣,发声扬烈,相得益彰。”
(3).谓继承先烈。清史稿·礼志六:“是时军兴,死事扬烈者踵起。”
《漢語大詞典》:镌勒(鐫勒)
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业、事迹。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精庐妄启,必穷鐫勒之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颜真卿 为 平原 太守,立三碑……其二碑求得旧文,买石鐫勒,树之郡门。”《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令 萧让 、 金大坚 鐫勒碑石,记叙其事。”
《漢語大詞典》:末绪(末緒)
谓前人遗留的功业。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昔予翼考,惟斯伊抚。今予小子,繆寻末绪。”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
《國語辭典》:芬烈  拼音:fēn liè
1.香气浓烈。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
2.功业。宋。薛季宣 跋东坡诗案:「根株到馀擽,复恐分寸遗。终焉盛芬烈,兰荪谢芳姿。」
《漢語大詞典》:俊功
卓越的功业。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奈何欲兴不世之儁功,尚尔未革易知之宿弊。”
分類:卓越功业
《漢語大詞典》:显烈(顯烈)
(1).昭著的功业。 三国 魏 曹丕 《策命孙权九锡文》:“以勗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
(2).谓功业昭著,品行刚正。 李大钊 《“今”与“古”》:“他们争论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现今的人犹能与显烈的古人抗衡否?”
《漢語大詞典》:先功
祖先的功业。《楚辞·九章·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王逸 注:“承宣祖业,以示民也。”《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於宫庙也。”
分類:祖先功业
《漢語大詞典》:帝迹
帝王的功业。《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帝迹悬衡,皇流共贯。” 李善 注:“《春秋合诚图》曰:‘ 黄帝 有迹,必稽功务法。’ 宋均 曰:‘迹,行迹。谓功绩也。’”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
分類:帝王功业
《漢語大詞典》:盛迹(盛跡)
(1).前人的盛大功业。 唐太宗 《咏司马彪续汉志》:“前史殫妙词,后昆沉雅思。书言扬盛跡,补闕兴洪志。”
(2).犹胜境。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是亭也,僻介 闽 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跡鬱堙,是貽林涧之媿,故志之。”
《漢語大詞典》:奋功(奮功)
致力于功业。 明 陈子龙 《〈七录斋集〉序》:“夫方其属辞比事,戞戞乎难之矣,而奋功之士则非之。”
分類:致力功业
《漢語大詞典》:继绪(繼緒)
谓承继先代功业。《汉书·礼乐志》:“乐终产,世继绪。”
《漢語大詞典》:功迹(功蹟)
功迹。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但指事説实,直载其词,则善恶功跡,皆据事足以自见矣。”
功业与劳绩。 清 戴名世 《书阎宁前墓志后》:“余既缮写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书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详之矣。”
功劳和事迹。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录 汉 班固 曰:“治民则 黄霸 …… 赵广汉 之属,皆有功迹见述於后。”
《漢語大詞典》:脩业(脩業)
(1).建立功业。《易·乾》:“君子进德脩业。”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2).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后汉书·蔡邕传:“脩业思真,弃此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
(3).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漢語大詞典》:托业(託業)
(1).赖以成就功业。管子·乘马:“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於民,唯圣人为善託业於民。” 尹知章 注:“谓託人以成功业也。”
(2).谓借此以为治生之业。宋书·隐逸传·雷次宗:“暨于弱冠,遂託业 卢山 ,逮事 释 和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何其深沉幽翳,可以託业怡生如此也。” 清 朱筠 《麻城梁君客葬墓碑记》:“而君生值 明 末,用贾隐,喜 南岳 之胜,託业於 衡山县 白果市 。”
《漢語大詞典》:雄烈
(1).勇武刚烈。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关羽书》:“ 孟起 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魏书·长孙肥尉古真传论:“ 长孙肥 结髮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旧唐书·李晟传:“ 晟 生数岁而孤,事母孝谨,性雄烈,有才,善骑射。”
(2).雄壮而猛烈。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接着各处阵地重机枪吐出雄烈的吼声。”
(3).伟大的功业。烈,绩业。《三国演义》第五七回:“ 瑜 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嘆曰: 赤壁 遗雄烈,青年有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