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0,分2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奈何
道路
商量
处置
因依
理会
主意
道眼
名堂
两下
道子
设法
方法
因由
法子
《國語辭典》:奈何  拼音:nài hé
1.怎样,如何。《西游记》第一三回:「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悽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三国演义》第五回:「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2.惩治、对付。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张千,休教走了这老子,等我慢慢奈何他。」《水浒传》第二回:「为因新任一个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王进。」
《國語辭典》:道路  拼音:dào lù
1.地面上供人车通行的路,通称为「道路」。
2.办法或门路。《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听得有这许多道路,也就打断了投海的念头。」
3.一事进行的动作及步骤。《红楼梦》第三四回:「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
4.生意。《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闻得贩漆这项道路颇有利息,况又在近处,何不去试他一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年三十馀,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告脱了在本县去,别寻生理。」
《國語辭典》:商量  拼音:shāng liang
1.交换意见。《西游记》第二三回:「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红楼梦》第八五回:「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且商量怎么办才好。」
2.酝酿。宋。舒亶 菩萨蛮。真珠酒滴琵琶送词:「密叶似商量,向人春意长。」元。张可久 秦楼月。寻芳屦曲:「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也作「商略」。
3.估量、料想。宋。赵长卿蓦山溪。满城风雨〉词:「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也作「商略」。
《國語辭典》:处置(處置)  拼音:chǔ zhì
1.处理、措置。《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只靠那丞相路岩,排行唤做路十的,处置军国大事。」《红楼梦》第一回:「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也。」
2.处罚、惩治。唐。薛调《无双传》:「有高品过,处置园陵宫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慢慢向老师说明此人不中抬举,再处置他也不迟。」
《國語辭典》:因依  拼音:yīn yī
1.相亲相倚。《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四》:「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2.原委、缘由。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不争将这尸伤彩画成图本,则合把尸状词因依例申。」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今日就开封府审问出因依,这几个流窜在边荒地。」也作「因地」。
《國語辭典》:理会(理會)  拼音:lǐ huì
1.道理相合,见解一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闇与之理会。」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2.评理、理论。《水浒传》第四九回:「两个便拔步出门,指著庄上骂道:『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骂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
3.料理、处置。《水浒传》第二回:「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元曲选。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
4.办法、主意。《水浒传》第一三回:「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又不则声,朱源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5.理解、领会。宋。苏轼〈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子是甚般聪俊,何事不理会?」
6.关心、在意。《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红楼梦》第六七回:「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
7.理睬、答理。《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8.知道。《红楼梦》第七一回:「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
《國語辭典》:主意  拼音:zhǔ yì
立定的心意、办法。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曹丞相百万军都来到,据著他兴心主意不相饶,折算你谁知道。」也作「主见」。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國語辭典》:名堂  拼音:míng táng
1.事物的名称。如:「名堂真多。」
2.手段、花样。如:「你在搞什么名堂?」
3.成就、结果。如:「今天跟他讨论了一天,也没讨论出个名堂来。」
《國語辭典》:两下(兩下)  拼音:liǎng xià
1.双方面、两面。唐。柳宗元 駮复雠议:「复雠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两下谈得投机,万帅就要在学堂吃饭。」也作「两下里」。
2.两次或少许。如:「小孩本来就调皮好动,打他两下就好了,何必动怒?」
《國語辭典》:两下子(兩下子)  拼音:liǎng xià zi
1.指不寻常的本领、本事。如:「他真有两下子,不一会儿功夫就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菜来。」
2.比喻很短的时间或很少的功夫。如:「看我的!保證两下子就清洁溜溜。」
分類:办法本领
《漢語大詞典》:道子
(1).道家子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在所住户南牀眠始觉,仍令 善生 下帘”自注:“ 善生 是两姨弟,本姓 朱 ,七岁,时在 永嘉 病十餘日,正尔就尽隐居,若为救治,仍捨给为道子。”
(2). 唐 代杰出画家 吴道玄 ,字 道子 。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二:“余见 僧繇 性希奇,巧妙间生 梁 朝时。 道子 飘然为奇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余尝见其箸作 凌烟阁 功臣图者,箸粗仅及绳,而旌旗鎧仗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 褒公 、 鄂公 英姿毛髮, 道子 传神,莫或过之。”
(1).开路喝道的声音。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太尉纔下轿,乐就止了,各项官吏人等预备进见。忽然一声道子响,一青衣承差手拿两个拜帖,飞走而来,递与门上人説:‘礼部 张爷 与学士 蔡大爷 来拜。’”
(2).道理;办法。《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单说 杨司令 看见 邵本良 按兵不动,知道这里头有道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老俗道子,不兴这个了,你慢走吧。”
(3).线条;纹路。
《國語辭典》:设法(設法)  拼音:shè fǎ
筹划方法,想办法。《红楼梦》第六四回:「如若见林妹妹伤感,再设法开解,既不至使其过悲,而哀痛稍伸,亦不致抑郁致病。」《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
《國語辭典》:方法  拼音:fāng fǎ
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行的方式和步骤。《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怎么不知道,他也想在这里面发几个钱的财,只是没有方法。」《老残游记》第一回:「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
《國語辭典》:因由  拼音:yīn yóu
1.原因。《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付吏张大年勘问因由。」《红楼梦》第四八回:「若有提起因由的,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
2.理由、借口。《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我待去它家走一遭,又无因由。真个是眉头一点愁。」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他把这脂粉作因由,……我见他趋前退后。待言语却又早紧低头。」
3.因缘。《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向庄生指出夙世因由,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蝴蝶。」
《國語辭典》:法子  拼音:fá zi
方法。《红楼梦》第七三回:「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们国家自有处置他的法子,这不干兄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