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5,分7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无力
努力
民力
筋力
人力
风力
力行
笔力
心力
有力
尽力
用力
力学
竭力
气力
《國語辭典》:无力(無力)  拼音:wú lì
1.没有力气。《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没有能力。唐。刘沧 怀汶阳兄弟诗:「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
《國語辭典》:努力  拼音:nǔ lì
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西游记》第二○回:「气昂昂的努力大哮,雄纠纠的厉声高喊。」《三国演义》第九回:「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
《國語辭典》:民力  拼音:mín lì
人民的财力、物力、劳力。如:「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左传。昭公十三年》:「未定国家,而用民力。」
《漢語大詞典》:筋力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國語辭典》:人力  拼音:rén lì
1.人为的力量。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红楼梦》第四八回:「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
2.人的劳动力。如:「实施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很多人力。」
3.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如:「人力银行」、「人力资源」。
《國語辭典》:风力(風力)  拼音:fēng lì
1.风的力量。如:「帆船靠风力行驶。」
2.人的风采骨力。《宋史。卷三二四。张亢传》:「奎治身有法度,风力精彊,所至有治迹。」《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汪知县因扳翻了个有名富豪,京中多道他有风力,到得了个美名,行取入京,升为给事之职。」
《國語辭典》:力行  拼音:lì xíng
竭力实践,勉力去做。《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申公》:「为治者不在多语,顾力行何如耳。」
《國語辭典》:笔力(筆力)  拼音:bǐ lì
1.写字、作画时用笔的力量。《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老残游记》第三回:「只有中间挂著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彷佛列子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笔力甚为遒劲。」
2.文章的气势。唐。张祜 读始兴公传诗:「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
《國語辭典》:心力  拼音:xīn lì
精神和体力。南朝梁。任昉〈与沈约书〉:「佐命兴王,心力俱尽;谋犹忠允,谅诚匪躬。」唐。白居易〈寄元九〉诗:「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國語辭典》:有力  拼音:yǒu lì
1.强劲有力气。《诗经。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2.有财力或权威势力。《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高祖薄姬传》:「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复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张家是有力之家,便依著说话,叫些匠人把几枝木头,将屋梁支架起来。」
《國語辭典》:尽力(盡力)  拼音:jìn lì
竭力。《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老残游记》第四回:「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段太辣些!」
《國語辭典》:尽力(儘力)  拼音:jǐn lì
极尽全力。《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惇乃与曹洪分为两翼,马军先出,步军后随,尽力攻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氏心里爱得紧,只怕他心上不喜欢,极意奉承,滕生也尽力支柱。」
《國語辭典》:用力  拼音:yòng lì
1.使用力气。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
2.努力。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旷日若彼,用力若此,岂非深根固蒂,不拔之道乎。」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偏师同心,上下用力。」
《國語辭典》:力学(力學)  拼音:lì xué
1.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与现象的学科。
2.努力学习。如:「他力学不辍,终于拿到博士学位。」
《國語辭典》:竭力  拼音:jié lì
尽所有的力量。如:「他竭力促成这件好事。」《西游记》第二九回:「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尽孝。」
《國語辭典》:气力(氣力)  拼音:qì lì
1.体力。《列子。汤问》:「取道致远而气力有馀,诚得其术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你的箱子这般沉沉的,内中银子不少,我们的气力都使尽了,要多赏几个才是。」
2.帮助。《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若是善用人材的,收拾将来,随宜酌用,未必不得他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