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2,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力子
潜力
压力
诣力
引力
息力
伟力
灵力
力邀
有心力
祗力
富力
海力
大愿力
代力
《漢語大詞典》:力子
谓勤勉的人。《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曄 为 天水 太守…… 凉州 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李贤 注:“勤力之子。” 唐 王建 《早春病中》诗:“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术。”
分類:勤勉
《國語辭典》:潜力(潛力)  拼音:qián lì
一种可能发挥的潜在能力。如:「虽然她是刚出道的新人,在萤幕发展的潜力最被看好。」也作「潜能」。
《國語辭典》:压力(壓力)  拼音:yā lì
1.两力的作用,彼此相向时,称为「压力」。
2.单位面积上所受之力称为「压力强度」。也称为「压力」。
3.个体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胁时所引起的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此种紧张状态,使人在情绪上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压力有时具有正面的示警功能。
4.逼人的威势。如:「大国往往对小国施加压力。」
《漢語大詞典》:诣力(詣力)
指有一定造诣的学力和才力。 清 包荣翰 《〈白雨斋词话〉跋》:“则舅氏之浸润沉潜於此道,岂寻常诣力所能造也耶?”
分類:造诣才力
《國語辭典》:引力  拼音:yǐn lì
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
《漢語大詞典》:息力
休息。 宋 陈亮 《酌古论·李靖》:“节制之兵……前者鬭,后者息力;后者进,前者更休。”
分類:休息
《漢語大詞典》:伟力(偉力)
伟大的力量。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我真万料不到一本《百家姓》,到现在还有这般伟力。”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分類:伟大力量
《国语辞典》:灵力(灵力)  拼音:líng lì
超自然的感应力量。如:「据说有人可以运用灵力,使杯子漂浮在空中。」
《国语辞典》:力邀  拼音:lì yāo
努力、尽力邀请。如:「今年的世界杯篮球锦标赛,主办单位力邀各国组队出赛。」
《高级汉语词典》:有心力  拼音:yǒu xīn lì
向一确定的固定点或动点吸引的力,或从一确定的固定点或动点排斥开的力
《漢語大詞典》:祗力
敬职尽力。 唐 韩愈 《胡良公墓神道碑》:“朝廷以公年老,能自祗力,事职不懈,可嘉,拜少府监。”
分類:尽力
《漢語大詞典》:富力
犹财力。 宋 欧阳修 《寿楼》诗:“主人起楼何太高,欲夸富力压羣豪。”《解放日报》1942.2.14:“第三是怎样培植人民的富力,使边区成为无限丰富的抗战力量的源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长江 流域在统一的朝代里起着如此重大的作用,是 唐 朝才开始的新现象。这说明 长江 流域开发成为富饶地区,与 黄河 流域合并成一个基地,比 两汉 富力增加一倍以上,因此,自 隋 唐 开始, 中国 封建经济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分類:财力四节
《骈字类编》:海力
唐 贯休 送人之渤海 海力浸不尽,夷风常宛然。
《漢語大詞典》:大愿力(大願力)
佛、菩萨普度一切众生的广大誓愿力。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菩萨如是,以大愿力,下明发起胜利。”参见“ 五力 ”
《漢語大詞典》:五力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漢語大詞典》:代力
代为劳作。《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谁知 严列星 那种的几亩地,牛粮籽种,收割耕锄,威劫那邻舍家与他代力,这地中的钱粮万万不好叫那邻家与他代纳。但邻舍家既是不与他代纳,他难道肯自己纳粮不成?”
分類: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