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帷灯箧剑(帷燈篋劍)
见“ 帷灯匣剑 ”。
《漢語大詞典》:帷灯匣剑(帷燈匣劍)
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花月痕》第四五回:“杯影蛇弓魔入幻,帷灯匣剑鬼生疑。”亦作“ 帷灯篋剑 ”。 清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篋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漢語大詞典》:帷灯匣剑(帷燈匣劍)
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花月痕》第四五回:“杯影蛇弓魔入幻,帷灯匣剑鬼生疑。”亦作“ 帷灯篋剑 ”。 清 新广东武生 《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篋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漢語大詞典》:透剑门(透劍門)
唐 时军中杂技名。骑士迅速通过插有利刃之狭窄通道,而人马无伤。 唐 赵璘 因话录·羽:“军中有透剑门伎。大燕日,庭中设幄数十步,若廊宇者,而编剑刃为榱栋之状。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马调道端,下鞭而进,錚焉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
《漢語大詞典》:吞剑伎(吞劍伎)
我国传统杂技之一。旧唐书·音乐志二:“ 梁 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
分類:杂技
《分类字锦》:吴溪淬剑(吴溪淬剑)
张祜 弋阳馆诗 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枝挂剑(松枝掛劍)
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过 徐君 。 徐君 好 季札 剑,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 徐 , 徐君 已死。於是乃解其寳剑,繫之 徐君 冢树而去。从者曰:‘ 徐君 已死,尚谁予乎?’ 季子 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掛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唐 张九龄 《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官供羽仗,士惜人琴。已矣终古,平生德音。松枝掛剑,碑字生金。”
分類:信义美德
《分类字锦》:提剑寰中(提剑寰中)
晋书乐志汉祖提剑寰中削平天下
分类:
《漢語大詞典》:学书学剑(學書學劍)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柳亚子 《次韵分寄康弼大觉》:“学书学剑成何济,闲煞屠龙倚马才。” 周吟 《去国吟》:“学书学剑今何用,对此飘摇国土心如焚。”
分類:学文练武
《漢語大詞典》:延津宝剑(延津寶劍)
见“ 延津剑 ”。
《漢語大詞典》:延津剑(延津劍)
亦称“ 延津宝剑 ”。 指 龙泉 、 太阿 两剑。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让 延津 剑,弃掷休如緑綺絃。”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 延津 宝剑看重会, 合浦 明珠喜再逢。”参见“ 延平津 ”。
分類:龙泉太阿
《漢語大詞典》:延津剑合(延津劍合)
指 晋 时 龙泉 、 太阿 两剑在 延津 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方知两剑分而復合,以此变化而去也。至今人説因缘凑巧,多用‘延津剑合’故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参见“ 延平津 ”。
《漢語大詞典》: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 晋 时属 延平县 (今 福建省 南平市 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 丰城 令 雷焕 得 龙泉 、 太阿 两剑,以其一与 张华 。后 华 被诛,剑即失其所在。 雷焕 死,其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 延平津 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金 元好问 《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 华陀 帖,神物已化 延平津 。”参见“ 延津 ”。
《漢語大詞典》:仪剑(儀劍)
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二人,仪剑四人。”
《漢語大詞典》:一剑之任(一劍之任)
(1).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尉缭子·武议:“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2).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战国策·齐策六》:“ 齐桓公 有天下,朝诸侯, 曹子 以一剑之任,劫 桓公 於坛位之上。”《燕丹子》卷上:“ 秦 贪我赂,而信我辞,则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
《國語辭典》:项庄舞剑(項莊舞劍)  拼音: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秦朝末年,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时,项庄藉表演舞剑想刺杀刘邦。于是张良至军门,樊哙问情况如何时,张良回答道:「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遂以项庄舞剑指在表面事物之下隐藏了另外的意图。
《漢語大詞典》: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 起,出召 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沛公 於坐,杀之’…… 项庄 拔剑起舞, 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 庄 不得击。於是 张良 至军门,见 樊噲 。 樊噲 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 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 边沁氏 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 边氏 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於乐利主义,如 项庄 舞剑,意在 沛公 。”亦作“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大马扁》第四回:“在 康有为 之意,志在 成各 ( 余成各 ),如 项庄 舞剑,志在 沛公 ,今见 成各 动也不动,已自愧悔。”亦省作“ 项庄舞剑 ”。 清 刘坤一 《致张香涛书》:“﹝ 定兴 ﹞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 淮山 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 项庄 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漢語大詞典》: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