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琴剑
剑州
三尺剑
剑客
剑锋
神剑
卖剑
剑术
弹剑
匣剑
剑铓
佩剑
利剑
剑舞
故剑
《國語辭典》:琴剑(琴劍)  拼音:qín jiàn
琴与剑,为古代文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有才有艺。唐。薛能 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骈字类编》:剑州(剑州)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國語辭典》:三尺剑(三尺劍)  拼音:sān chǐ jiàn
剑。古剑长三尺,故称剑为「三尺剑」。唐。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分類:三尺
《國語辭典》:剑客(劍客)  拼音:jiàn kè
精于剑术的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邵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你去对荆卿说,有一剑客相访。」
《骈字类编》:剑锋(剑锋)
唐 白居易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唐 黄滔 马嵬 锦江晴碧剑锋奇,合有千年降圣时。
分类:剑锋
《漢語大詞典》:神剑(神劍)
神奇的宝剑。晋书·刘曜载记:“﹝ 刘曜 ﹞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赤玉为室,背上有铭曰:‘神剑御,除众毒。’ 曜 遂服之。剑随四时而变为五色。”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王莽 在伪位十七年,以 建国 五年岁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鍊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橈。” 清 秋瑾 《宝剑》诗:“神剑虽掛壁,锋芒世已惊。”
分類:神奇宝剑
《漢語大詞典》:卖剑(賣劍)
见“ 卖剑买牛 ”。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
《國語辭典》:剑术(劍術)  拼音:jiàn shù
击剑的技术。晋。陶渊明〈咏荆轲〉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唐。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
《漢語大詞典》:弹剑(彈劍)
犹弹铗。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一:“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食茅栗》:“故国霜蓬如盌大,夜来弹剑似 冯讙 。”
分類:弹铗
《漢語大詞典》:匣剑(匣劍)
亦作“ 匣劒 ”。
(1).匣中的宝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銛。”参见“ 丰城剑 ”。(2)典出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梁启超 《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 匣里龙吟 ”。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匣剑而行,宿 鲁山 城南。”
《國語辭典》:匣里龙吟(匣裡龍吟)  拼音:xiá lǐ lóng yín
原指名剑的神奇灵通。语本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后比喻人虽在野,而声名远播于外。
分類:神通在野
《漢語大詞典》:剑铓(劍鋩)
亦作“ 剑芒 ”。 剑锋。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鋩寒。” 宋 梅尧臣 《猛虎行》:“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公避兵》:“方成睡梦,一伙强徒仗剑芒。”
分類:剑锋
《國語辭典》:佩剑(佩劍)  拼音:pèi jiàn
1.随身佩带的剑。《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2.将剑佩挂在腰间。《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分類:佩剑佩带
《國語辭典》:利剑(利劍)  拼音:lì jiàn
锋利的刀剑。《老子》第五三章:「服文䌽,带利剑。」《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砥,击钟磬者必以濡木。」
分類:利剑锋利
《国语辞典》:剑舞(剑舞)  拼音:jiàn wǔ
一种以剑为舞具的舞蹈。由武术演变而来。舞者持剑而舞,舞姿英武俊逸,动作均匀而有韧性。
《國語辭典》:故剑(故劍)  拼音:gù jiàn
汉宣帝为皇曾孙时,娶许广汉女,及即位,众臣商议更立皇后,宣帝以诏求微时故剑,表明要立前妻许女为后。见《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后比喻前妻。《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隋炀悯皇后萧氏传》:「感怀旧之馀恩,求故剑于宸极。」清。宣鼎《麻疯女邱丽玉》:「小女命薄,殒谢久矣!明公尚欲寻故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