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云门(雲門) 拼音:yún mén
1.黄帝之乐,六乐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2.闸门。《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2.闸门。《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漢語大詞典》:凤臆(鳳臆)
《漢語大詞典》:绣胸(繡胸)
即绣补。 明 清 官吏的补服前胸及后背缀有金线或彩线绣的鸟兽图像,故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参见“ 绣补 ”。
《漢語大詞典》:缺盆
(1).破缺的瓦盆。《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
(2).指盆破。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
(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司马贞 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
(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王冰 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
(5).即覆盆子。《说文·艸部》:“茥,缺盆也。” 钱坫 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 覆盆子 ”。
(2).指盆破。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
(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司马贞 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
(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王冰 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
(5).即覆盆子。《说文·艸部》:“茥,缺盆也。” 钱坫 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 覆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