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投报(投報)  拼音:tóu bào
相互赠答,礼尚往来。语本《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后以投报指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宋书。卷八五。谢庄传》:「虽志在投报,其踞无由。」
《國語辭典》:赴会(赴會)  拼音:fù huì
前往与会。《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遗官属掾吏,前后赴会,刊石作铭。」《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愚意度之,在荆州必有事故。今忽请赴会,不可轻往。」
《漢語大詞典》:往教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礼记·曲礼》:“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就己。”《韩诗外传》卷三:“ 孟尝君 请学於 閔子 ,使车往迎 閔子 。 閔子 曰:‘礼有来学,无往教……’於是 孟尝君 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
《漢語大詞典》:迎取
(1).犹迎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焦仲卿妻》:“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清 吴伟业 《阆中行》:“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慟,不料吾见汝。”
(2).指前往拿取,取回。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復声焉。”
《漢語大詞典》:过位(過位)
(1).谓经过君主所立之位置。《论语·乡党》:“立不中门,行不履閾。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过君之空位。” 唐 韦凑 《论谥节愍太子疏》:“夫臣子之礼,严敬斯极,故过位必趋。”
(2).前往某一处所。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故事,馆伴非上旨,不过虏使位,上令君过位諭虏使,虏使固辞,詔改宴为茶酒而已。”
《漢語大詞典》:赴铨(赴銓)
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 南剑州 而归。”金史·宣宗纪上:“詔 河 南、 陕西 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当役如旧,俟事定乃听赴銓。”参见“ 赴选 ”。
《國語辭典》:赴选(赴選)  拼音:fù xuǎn
前去参加考试希望能被选上。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欲赴选于长安,过此日暮,愿投一宿。」
《国语辞典》:躬往  拼音:gōng wǎng
亲自前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夫妻两个躬往天竺,三步一拜,拜将上去。」
《漢語大詞典》:走谒(走謁)
前往拜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伯石 始生, 子容 之母走謁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唐史通俗演义》第三回:“ 隰城 尉 房玄龄 ,走謁军门, 世民 一见如故。”
分類:前往拜见
《国语辞典》:通往  拼音:tōng wǎng
通到、前往。如:「这条小径是通往市郊的唯一道路。」
分类:通往前往
《漢語大詞典》:往蹇
谓前往则遇难。易·蹇:“初六:往蹇来誉。” 孔颖达 疏:“往则遇难。”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幸躡康衢,意非往蹇。”集注引 孙汝听 曰:“言往则遇难,来则得誉,且得位也。”
分類:前往遇难
《漢語大詞典》:过省(過省)
探亲;前往看望。 晋 葛洪 神仙传·尹轨:“ 公度 过省之,孝子遂説其孤苦。”新唐书·张俭传:“有 思结 部者,穷归于 俭 , 俭 受而安辑之。其在磧北者,亲戚私相过省, 俭 不禁,示羈縻而已。”
通过省试。 宋 苏轼 《放榜后论贡举合行事件》:“伏见祖宗旧制,过省举人,一经殿试,黜落不少。”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凡应举及免举人,州县给歷一道,亲书年貌世系,及所肄业於歷首,执以赴举,过省参对笔跡异同,以防伪滥。”
《漢語大詞典》:就书(就書)
谓前往从学。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於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分類:前往
《漢語大詞典》:走奔
(1).逃奔。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蛮夷 陈纵 等及 哀牢王 类牢 反,攻 嶲唐城 。 永昌 太守 王寻 走奔 楪榆 。”
(2).奔往,快步前往。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走奔龙床,扯住衣裳,则就这金鑾殿上,咱两个□一场。”
(3).谓奔走服役。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卢生外补》:“做夫的终朝走奔官差限,怎敢逡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若方技小臣,走奔暬御,岂足责哉!”
《國語辭典》:走访(走訪)  拼音:zǒu fǎng
拜见、往访。如:「我们会同代表一起走访李老先生。」、「经过数天的视察和走访,他对整个事件瞭如指掌。」
《漢語大詞典》:行赐(行賜)
前往赏赐。汉书·傅介子传:“至 楼兰 , 楼兰王 意不亲 介子 , 介子 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 汉 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 颜师古 注:“徧往赐之。”
分類:前往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