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幂䍦(幂䍦)  拼音:mì lí
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以他色为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元。马祖常〈缫丝行〉:「田家妇姑喜满眉,卖丝得钱买幂䍦。」也称为「面帽」。
《国语辞典》:抬轿(抬轿)  拼音:tái jiào
1.前后并列,合力抬起轿子。如:「古代富贵人家出门,多以抬轿替代步行。」也称为「抬轿子」。
2.赌博时,几个人联手欺诈他人赌资的行为。如:「你们为她抬轿,联手来欺骗我。」也称为「抬轿子」。
3.选举时帮候选人助长声势。如:「如果你出来竞选市长,我就为你抬轿。」也称为「抬轿子」。
《国语辞典》:排行榜  拼音:pái háng bǎng
为某项目的,经调查统计方式,把结果依前后顺序列出的名单。如:「流行歌曲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
《国语辞典》:欧阳炯(欧阳炯)  拼音:ōu yáng jiǒng
人名。(西元895~971)五代词家。华阳人,事前后蜀,官至宰相。后入宋,官至翰林学士。其词作风极委婉之致,作品收入《花间集》中。
《国语辞典》:鲍令晖(鲍令晖)  拼音:bào lìng huī
人名。南朝宋女文学家。生卒年不详,约西元四六四年前后在世。东海(今江苏涟水)人,鲍照之妹。有才思,工诗。钟嵘《诗品》评其诗为崭绝清巧,拟古尤胜。
《漢語大詞典》:掌子
周礼官名。掌王世子的家事。周礼·秋官·闽隶:“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掌子则取隶焉。” 郑玄 注:“掌子者,王立世子置臣,使掌其家事,而以闽隶役之。”
(1).钉在或缝在鞋底前后的皮子或橡胶。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二章:“他走到监狱对面路旁一个补鞋匠跟前,站住了,指着脚下的皮鞋说:‘哙,这鞋底要打掌子!’”
(2).煤矿中掘进和采煤的工作面。
《漢語大詞典》:蔽旒
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借指皇帝面前。语出《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明 李东阳 《吊颜鲁公词》:“如公者状貌不达於蔽旒,足迹不登於巖廊,而乃身任国纪,义存天常。”
《漢語大詞典》:画屏春(畫屏春)
词牌名。亦名“临江仙”。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亦有其他变体,字数、句数不尽相同。参见“ 临江仙 ”。
《漢語大詞典》:临江仙(臨江仙)
(1).词牌名。本为 唐 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
(2).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贯次(貫次)
谓前后有序。 南朝 宋 罗含 《更生论》:“聚散隐显,环转於无穷之涂,贤愚寿夭,还復其物,自然贯次,毫分不差。”参见“ 贯鱼之次 ”。
分類:前后有序
《國語辭典》:贯鱼之次(貫魚之次)  拼音:guàn yú zhī cì
宫中的后妃依次受到宠幸。《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宜绝慢慠之戏,念官人之重,割用板之恩,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也作「贯鱼承宠」。
《漢語大詞典》:前后脚(前後脚)
(1).前后相继,时间隔的很短。 老舍 《赵子曰》第三:“ 赵子曰 垂头丧气的立起来,懒懒的向前开了门。 欧阳天风 与 武端 前后脚的跳进去。” 黄宗英 等《抖抖眉毛立大志》:“就在这前后脚, 宿迁 县委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
(2).前脚与后脚。 朱博平 《扑兽记·强套长颈鹿五》:“我注意到它们飞快替换着的四腿,左侧的前后脚举起时,体重完全落在左右侧的前后腿上。”
《漢語大詞典》:骑火茶(騎火茶)
茶名。清明前后采制。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三:“ 龙安 有骑火茶最上,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茶。”
《國語辭典》:卷棚  拼音:juǎn péng
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连接的建筑方式。也作「捲棚」。
《國語辭典》:捲棚  拼音:juǎn péng
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连接的建筑方式。《金瓶梅》第二七回:「话说来保正从东京来下头口,在捲棚内回西门庆话。」《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著捲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也作「卷棚」。
《漢語大詞典》:院坝(院壩)
方言。房屋前后的平地。 沙汀 《风浪》:“她刚才跨上院坝, 王家福 他妈和他老婆,就扯鸡骂狗地嚷开了。” 化石 《风驰电闪般前进》诗:“台阶上一排又一排,院坝里一层又一层,门前的溪木上,也爬满了小孩。”
《漢語大詞典》:迎霜宴
古时重阳节前后邀客相饮所设的宴席。日下旧闻考·风俗三:“重阳前后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
《漢語大詞典》:注代
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谓之“注代”。《元典章新集·吏部·作阙》:“内外官员止凭到任月日为期注代。”元史·拜住传:“在京仓曹管库之职,岁终例应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