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并排(並排)  拼音:bìng pái
排列在同一线上,不分前后。《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两人并排在一个毡条上站著磕头,磕过了头,就做总督。」《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幸亏仆欧指引他坐在横头第四位,和他姨太太一并排,另外也有男的,也有女的,船主坐了主席。」
《漢語大詞典》:西僰
古族名。 春秋 前后居住在以 僰道 为中心的今 川 南及 滇 东一带。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 南夷 之君, 西僰 之长,常效贡职,不敢墯怠。”
《漢語大詞典》:角掎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 孔颖达 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执其角,拖其足。后以“角掎”比喻前后夹击。 宋 喻汝砺 《八阵图》诗:“ 马隆 三千相角掎, 西羗 茸茸落牙觜。”
分類:前后夹击
《漢語大詞典》:贰行(貳行)
(1).行为前后不一致。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宋 陈师道 《〈送邢居实〉序》:“於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於经,质之於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焉。”
(2).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蔡锷 《护国军政府布告》:“故士不贰节,女不贰行,廉耻之失,諡曰贱淫。”
《漢語大詞典》:谢池春(謝池春)
词牌名。又名《风中柳》《高丽史》《风中柳令》《玉莲花》《卖花声》。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亦有六十四字,五仄韵,以及六十四字,四仄韵的变体。
《漢語大詞典》:小要
(1).细腰。要,“ 腰 ”的古字。墨子·兼爱下:“昔 荆灵王 好小要,当 灵王 之身, 荆 国之士,饭不踰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
(2).古深衣之衽(两旁前后幅缝合之处,即腰部衣身最狭之外)。《礼记·玉藻》“衽当旁” 汉 郑玄 注:“衽,谓裳幅所交裂也。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
(3).古代合棺之木。两边各三枚,两头各二枚。又名“衽”。礼记·檀弓上“棺束,缩(直)二,衡(横)三。衽,每束一” 唐 孔颖达 疏:“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棺并相对…… 汉 时,呼衽为小要也。”
《国语辞典》:涎尾  拼音:xián wěi
前后连接。《痛史》第八回:「等了良久,方见一行鞑兵,骑著马,衔尾而来。」
《國語辭典》:断层(斷層)  拼音:duàn céng
地层由于变动而发生断裂,且沿著断裂面成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或两方向兼具的移动现象,称为「断层」。
《漢語大詞典》:貉袖
(1).貉皮做的衣袖。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五拍:“狐襟貉袖腥復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2). 宋 代一种前后襟和两袖都较短的衣服。说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异 因话录:“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里,或其中用緜者,以紫皂缘之,名曰貉袖。闻之起于御马院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著;短袖者,以其便于控驭耳。”
《漢語大詞典》:驺殿(騶殿)
官员出行的随从。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骑从喝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班景倩 自 扬州 采访使入为大理寺少卿,路由 大梁 , 倪若水 为郡守,西郊盛设祖席。宴罢, 景倩 登舟, 若水 望其行尘,谓掾吏曰:‘ 班公 是行何异登仙乎?为之騶殿,良所甘心。’默默良久,方整驾回。”
《國語辭典》:蕴涵(蘊涵)  拼音:yùn hán
1.蕴藏包含。清。方苞〈余东木时文序〉:「盖久困于举场,故择义遣辞,不敢过为艰深怪特,而中所蕴涵,则非顺时取誉者所能貌似,此好古积学之自然而流露者也。」清。王先谦《东华录。顺治二十四》:「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经者,莫不蕴涵事理,成一家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也作「蕴含」。
2.蕴藏的意涵。清。梁诗正〈御绘诗经全图赞〉:「五际六情,条纲可述,理趣环深,蕴涵微密。」
《漢語大詞典》:殿呵
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随从吆喝,着人让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元 方回 《寒早》诗:“轻捷矜乘跨,张皇侈殿呵。”
《漢語大詞典》:两截人(兩截人)
(1).言行不一之人。 明 陈于陛 《意见·韩昌黎》:“世人云:‘ 韩昌黎 諫佛骨,却与 大颠 厚,是两截人。’余意不然。”
(2).前后不一之人。旧题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哲宗》:“ 哲宗 竟如两截人: 绍圣 以前,贤君也; 绍圣 以后何如主,不忍言矣。”
分類:前后一之
《漢語大詞典》:厮留(廝留)
前后分离,不相衔接。《汉书·西域传下·渠犁》:“朕发 酒泉 驴橐驼负食,出 玉门 迎军。吏卒起 张掖 ,不甚远,然尚廝留甚众。” 颜师古 注:“廝留,言其前后离廝,不相逮及也。”
《漢語大詞典》:韬旒(韜旒)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