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免削
免官削爵。语出《汉书·贡禹传》:“犯者輒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或以酎金免削,或以无后国除。”
分類:免官
《漢語大詞典》:削行
谓规过。晏子春秋·杂上二九:“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 张纯一 校注:“削行,规过也。”
《漢語大詞典》:雄削
犹峻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岸迴崖雄削,駢障江流。”
分類:峻峭
《韵府拾遗 东韵》:削筒
陈束厩马赋剡双耳而削筒颎两瞳之夹镜
《漢語大詞典》:削哺
亦作“ 削肺 ”。亦作“ 削杮 ”。 削札牍时削下的碎片。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有风吹削哺,太守以问 由 。 由 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顷之,五官掾献橘数包。” 李贤 注:“哺当作杮。” 王先谦 补注引 惠栋 曰:“《益部耆旧传》:‘ 丰 起,欲取鸡酒。 由 止之,曰:向风吹削杮,当有持鸡酒来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后汉书·杨由传云:‘风吹削肺。’此是削札牘之杮耳。” 宋 文同 《谢惠橘》:“君未致此时,风已吹削肺。”
分類:碎片
《漢語大詞典》:削背
形容女子脊背瘦削,体态优美。红楼梦第四六回:“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色綾袄,青缎掐牙坎肩儿,下面水緑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髮,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韵府拾遗 潸韵》:削板
书品序余自幼迄长留心兹艺敏手谢于临池锐意同于削板求诸故迹善草隶者一百二十八人
《國語辭典》:削色  拼音:xuè sè
丢脸、逊色。清。周亮工《书影》卷七:「何必求异二氏而侮慢尼山,使钟鼓无灵,芹茆削色耶?」
《漢語大詞典》:削改
犹删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北史称: 庾自直 为 隋煬帝 改诗,许其詆呵。帝必削改至于再三,俟其称善而后已。” 茅盾 《〈文集〉卷八·后记》:“因此就得设法迷惑检查官的眼睛,使文中有刺而他们又无词可借以进行他们那‘拿手戏’的削改。”
分類:删改
《分类字锦》:削荆
拾遗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尅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分类:
《漢語大詞典》:书削(書削)
(1).谓删削、修改文字。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杨文贞公传》, 王抑庵 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确书削,再致润笔。”
(2).指作文字工作。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余年二十有四以书削自给于同县姻家 吕氏 。”
《漢語大詞典》:竦削
直立貌。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峯。”
《漢語大詞典》:剃削
谓剃去毛发。 唐 白居易 《嗟发落》诗:“因悟自在僧,亦资於剃削。”
分類:去毛毛发
《漢語大詞典》:郢削
郢 正。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卷八:“堊鼻者, 郢 人也;斲削者,匠 石 也。今人曰 郢 削、 郢 正、 郢 斤,是以匠 石 之斲,属之 郢 人,大非。”参见“ 郢匠 ”。
《國語辭典》:郢匠  拼音:yǐng jiàng
古代楚国郢都的巧匠。相传他能将人鼻端如蝇翼般的白粉用斧头削去,而丝毫不损伤鼻子。典出《庄子。徐无鬼》。后借指文章老手或技艺熟练者。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诗:「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漢語大詞典》:毁削
废弃;削除。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唐 韦庆复 《凤翔鼓角楼记》:“毁削旧宇,坦平新途。”
分類:废弃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