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蠲削  拼音:juān xuè
削减、免除。《汉书。卷二三。刑法志》:「蠲削烦苛,兆民大说。」
分類:减免
《韵府拾遗 药韵》:若削
阎随侯西岳望幸赋纷刻峭其若削洞㟏岈以杳冥
《韵府拾遗 冬韵》:削封
魏书高祖孝文皇帝纪夏州刺史章武王彬以贪赇削封
《國語辭典》:削职(削職)  拼音:xuè zhí
开除、革职。《聊斋志异。卷一一。石清虚》:「尚书以罪削职,寻死。」
分類:削职免职
《高级汉语词典》:削皮  拼音:xiāo pí
用刀斜切 皮
《漢語大詞典》:芟削
删除。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盖以 曄 所撰太繁,故芟削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檐曝杂记:“殆茅檐曝背,随手拉杂书之,授梓时不加芟削,读者取瑜略瑕可也。”
分類:删除
《漢語大詞典》:危削
衰危。荀子·王霸:“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韩诗外传》卷四:“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
《骈字类编》:地削
战国策司马空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之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更计 史记屈原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无又苏秦传说韩宣惠王曰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 已以有尽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即坐而地削矣 春秋繁露将帅不亲士卒不使兵弱地削令君有耻则司马诛之名淮南子鲁国服儒者之礼行孔子之术地削 卑不能亲近来远
《漢語大詞典》:削书(削書)
削藩的诏书。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景帝 之三年也,削书到,遂应 吴王 反。”
分類:诏书
《國語辭典》:削肩  拼音:xuè jiān
纤瘦柔婉的肩部。多用于女性。《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清。王韬《淞滨琐话。卷七。谈艳下》:「削肩媚眼楚宫腰,天许生成绝代娇。曾记画楼西畔醉,黄金十万买春宵。」
《國語辭典》:削葱(削蔥)  拼音:xuè cōng
比喻人纤细白嫩的手指。多用于女性。唐。元稹〈春六十韵〉:「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
《國語辭典》:改削  拼音:gǎi xuè
删改。《南史。卷四。齐本纪。高帝》:「近秘书监颜师古博考经籍,注解汉书,已正其非,今随而改削云。」《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缘》:「公子大喜。将自己日课教他改削。华安笔不停挥,真有点铁成金手段。」《红楼梦》第七九回:「我想著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时的顽意,谁知又被你听见了。有什么大使不得的,何不改削改削。」
分類:删改
《漢語大詞典》:尖削
尖得像刀削过一样。例如:尖削的面孔;笔直尖削的山峰高耸云霄。
分類:尖削刀削
《漢語大詞典》:窜削(竄削)
犹删改。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又号 按孔子 。言窜削至多,纸面穿穴,故名 按孔子 。”
分類:删改
《漢語大詞典》:鲁削(魯削)
古代 鲁国 出产的刻写刀。周礼·考工记序:“ 郑 之刀, 宋 之斤, 鲁 之削, 吴 粤 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周礼:“古未有笔,以书刀刻字於方策,谓之削。 鲁 为诗书之国,故《考工记》以 鲁 之削为良。” 清 钱谦益 《河南开封府太康县知县李之茂授文林郎制》:“ 宋 斤、 鲁 削,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分類:鲁国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