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郢削
郢 正。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卷八:“堊鼻者, 郢 人也;斲削者,匠 石 也。今人曰 郢 削、 郢 正、 郢 斤,是以匠 石 之斲,属之 郢 人,大非。”参见“ 郢匠 ”。
《國語辭典》:郢匠  拼音:yǐng jiàng
古代楚国郢都的巧匠。相传他能将人鼻端如蝇翼般的白粉用斧头削去,而丝毫不损伤鼻子。典出《庄子。徐无鬼》。后借指文章老手或技艺熟练者。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诗:「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漢語大詞典》:毁削
废弃;削除。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唐 韦庆复 《凤翔鼓角楼记》:“毁削旧宇,坦平新途。”
分類:废弃削除
《漢語大詞典》:残削(殘削)
犹败坏。 唐 元结 《管仲论》:“ 文王 风化,残削向尽, 武王 疆域,割夺无几。”
分類:败坏
《骈字类编》:岸削
韩诗外传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城削则崩岸削则陂
《漢語大詞典》:卑削
衰败微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观 齐 晋 之所以亡者,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
分類:衰败微弱
《漢語大詞典》:雕削
比喻刻意求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分類:刻意
《漢語大詞典》:剽削
犹盘剥。 唐 罗隐 谗书·吊崔县令:“莅 晋阳 兮俸薄,魂之廉兮无剽削。”
分類:盘剥
《漢語大詞典》:迁削(遷削)
犹言谪降削职。《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
分類:谪降削职
《漢語大詞典》:裒削
犹搜刮。梁书·贺琛传:“虽是处彫流,而 关 外弥甚,郡不堪州之控总,县不堪郡之裒削。”
分類:搜刮
《漢語大詞典》:浚削
榨取;搜刮。 明 归有光 《蠲贷呈子》:“当凶荒札瘥之餘,百姓嗷嗷,谓当以王命施惠,家赐户益之,犹不能济,而反从而浚削之,民命穷矣,无可往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高拱》:“彼(指土司)世享富贵,无故思叛,理必不然,皆当事者或浚削,或慢残,或处置失当,激而成之。”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官吏责富户,浚削如仇讎。”
分類:榨取搜刮
《国语辞典》:铣削(铣削)  拼音:xiǎn xuè
指利用回转的铣刀在固定的工件表面加工。
《漢語大詞典》:削亡
衰亡。管子·法法:“国无以小与不幸而削亡者。”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徒守此千百年前 玛奥买 所著《高朗》一书,欲以应夫千百年后世道之变,无惑乎日就削亡,徒为天下后世多一泥古不通之龟鑑。”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朝鲜 之人最俭,人持两钱可以度日,而国卒以削亡。”
分類:衰亡
《國語辭典》:削瘦  拼音:xiāo shòu
形容人纤细瘦弱。如:「她削瘦的身子怎禁得起这番折磨雨淋!」
分類:瘦削
《漢語大詞典》:削虐
苛刻残暴。 唐 元稹 《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初, 錡 筦盐於 润 有年矣,削虐暴佷,其下甚畏之。”
分類:苛刻残暴
《韵府拾遗 纸韵》:削理
王澄梓材赋山有之亦脩短惟准工度也而削理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