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酷意
犹刻意,极尽心思。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徽宗 ﹞及即大位,於是酷意访求天下法书图画。”
《漢語大詞典》:同光体(同光體)
清 同治 、 光绪 年间的诗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 宋 诗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 陈三立 、 陈衍 等。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第九编:“在诗坛上,和‘新派诗’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以 陈三立 、 陈衍 为代表的‘同光体’。这是 宋 诗运动的一个发展。” 钱锺书 《围城》三:“我做的诗,路数跟家严不同……他到如今还不脱 黄仲则 龚定庵 那些 乾 嘉 人习气,我一开笔就做的同光体。”参见“ 同光 ”。
《国语辞典》:偷拍  拼音:tōu pāi
1.暗中拍摄的行为。如:「这间谍潜入档案室,偷拍了许多重要资料。」
2.一种刻意安排、不为人知的拍摄手法。如:「这部影片多处利用偷拍手法,画面显得特别自然真实。」
《漢語大詞典》:雕削
比喻刻意求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分類:刻意
《国语辞典》:肉弹(肉弹)  拼音:ròu dàn
谑称身材丰满,刻意表露性感的女人。如:「这位女星只希望演技受肯定,拒当性感肉弹。」
《漢語大詞典》:澡垢索疵
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人过错。新唐书·崔元综传:“每受制鞫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国语辞典》:搜奇抉怪  拼音:sōu qí jué guài
搜索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刻意雕镂诗文。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釐分寸。」
《国语辞典》:猴子扮戏(猴子扮戏)  拼音:hóu zi bàn xì
比喻违反本心刻意去奉承、讨好他人。如:「他常猴子扮戏,为的只是讨大家欢心。」
《国语辞典》:抉瑕擿衅(抉瑕擿衅)  拼音:jué xiá tì xìn
瑕,玉上的缺点。擿衅,挑出瑕疵。抉瑕擿衅指刻意挑剔缺点,举发破绽。《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国语辞典》:丑人多作怪(丑人多作怪)  拼音: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相貌难看,却刻意著力于新奇的装扮,以引人注意。后用于指称本事不足的人,却爱到处卖弄,自我炫耀。如:「他方才学会一点皮毛,就急著搬出来卖弄,果真是丑人多作怪!」
《国语辞典》:板起脸(板起脸)  拼音:bǎn qǐ liǎn
刻意装出冷淡、严肃的表情。如:「老师一板起脸来,同学们个个噤若寒蝉。」《品花宝鉴》第八回:「聘才即板起脸来道:『你听了张老爷的话,不听我的话,你就瞧不起我,我今儿不依你。』」
《国语辞典》:出镜头(出镜头)  拼音:chū jìng tóu
因摄影的疏忽或刻意营造,使画面中演员的一些必拍部位偏离镜头,称为「出镜头」。
《国语辞典》:仿冒品  拼音:fǎng mào pǐn
刻意模仿制成的赝品。如:「这件古董花瓶是仿冒品,但做得维妙维肖,若不细看,很难发觉。」
《国语辞典》:炒作  拼音:chǎo zuò
刻意以人为操作制造某种效果,以达成目的。如:「炒作股票」、「炒作新闻」。
《国语辞典》:不求自得  拼音:bù qiú zì dé
不刻意追求,而自然、顺利的获得某种事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李老卜算一卦,笑道:『今年求之不得,来年不求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