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草制
异制
裁制
制事
日制
制敕
制敕
制敕
圣制
称制
服制
制钱
制词
制国
制治
《漢語大詞典》:草制
草拟制书。新唐书·薛元超传:“省中有盘石, 道衡 为侍郎时,常据以草制, 元超 每见輒泫然流涕。”宋史·朱胜非传:“ 建炎 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凭败鼓草制,辞气严重如平时。” 明 王琼 《双溪杂志》:“凡草制纂修等事,惟翰林院掌之。”
《漢語大詞典》:异制(異制)
(1).不同的形状和构造。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 郑玄 注:“谓其形象。”
(2).不同制度。《史记·三王世家》:“昔五帝异制, 周 爵五等, 春秋 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汉书·魏相传:“ 相 明《易经》,有师法,好观 汉 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
《國語辭典》:裁制  拼音:cái zhì
1.规画。《新唐书。卷一八五。王徽传》:「复兴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东还。」
2.斟酌决定。《荀子。王制》:「王者之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句下唐。杨倞。注:「等赋,赋税有等,所以为等赋及政事裁制万物,皆为养人,非贪利也。」
3.制止、遏抑。《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每欲兴兵大举,费袆常裁制不从。」
《國語辭典》:裁制(裁製)  拼音:cái zhì
裁剪制作。如:「这件衣服是由母亲亲自为我裁制的。」
《漢語大詞典》:制事
谓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管子·禁藏:“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史记·苏秦列传:“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
《漢語大詞典》:日制
古人年老预制送终之具;六十岁时,在一年内预制棺木;七十岁时,预制一季可做成的送终衣物;八十岁时,预制一月可做成的送终衣物;到九十岁,棺木衣物都已预制完毕,就日日修整以作送终之用。见礼记·王制。后以“日制”指死亡就在旦夕。晋书·刘寔传:“ 惠帝 崩, 寔 赴山陵…… 寔 年踰九十,命在日制,遂自扶舆,冒险而至,展哀山陵,致敬闕庭,大臣之节备矣。”
《漢語大詞典》:制敕
亦作“ 制勅 ”。 皇帝的诏令。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 安乐 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请帝书焉。”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时露布之文,类制勅之体,盖执笔者悮,颇为识者所嗤。”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置门下封駮司,使制勑无得悮者。”
《漢語大詞典》:制敕
见“ 制敕 ”。
《漢語大詞典》:制敕(制勅)
见“ 制敕 ”。
《漢語大詞典》:圣制(聖製)
古代圣人的法制。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汉书·效祀志下》:“违俗復古,循圣制,定天位,如礼便。” 明 刘基 《官箴中》:“ 秦 废圣制,代德以徂。”
犹御制。南史·萧贲传:“圣製此句,非为过似,如体目朝廷,非关序贼。”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 江陵 张公 为首揆,进阁中所藏 世宗 御笔圣諭六十三道,御製四十四道,圣製票帖七十道。”
分類:圣人法制
《國語辭典》:称制(稱制)  拼音:chēng zhì
行使天子的职权。《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國語辭典》:服制  拼音:fú zhì
1.丧服的制度。以情谊的亲疏,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年少之奠,俛而酹之。」
2.衣服器用的制定和式样。《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南史。卷二二。列传。王昙首》:「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准。」
3.指服丧。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二出:「今大人服制已满,况天朝恩典,礼当从吉。」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
《國語辭典》:制钱(制錢)  拼音:zhì qián
由官家铸造通行的钱币,形状、重量、成色,历朝各有定制,称为「制钱」。《明史小史八一。食货志五》:「凡纳赎收税,历代钱、制钱各收其半;无制钱即收旧钱,二以当一。」《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一四。户部。钱法》:「康熙二十三年议准,鼓铸制钱。每文重一钱。」
《漢語大詞典》:制词(制詞)
亦作“ 制辞 ”。
(1).诏书;诏书上的文词。 唐 王建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是夕,復召知制誥 郑獬 内东门别殿,諭以用公意,制词皆出上旨。”
(2).指一定程式的公文。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雪冤邀宠》:“女孩儿,你素长於诗文,我今日要你草个制词。”
(3).泛指文词。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在馆与诸同年友,制辞皆摘其不及以箴之。”
《漢語大詞典》:制国(制國)
(1).划分国都城郭的区域。国语·齐语:“ 管子 於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 韦昭 注:“国,国都城郭之域也。”
(2).执掌国政。孔丛子·公仪:“逆臣制国,弗能以其众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
《漢語大詞典》:制治
犹言统治。治理政务。书·周官:“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孔颖达 疏:“治,谓政教。”史记·酷吏列传序:“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恭惟制治之要,惟有取人之难。”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一:“以其安分无求而不动於恶者在是,其以制治保邦而免於倾危者亦即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