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9,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炮制
天制
天制
上制
制止
制限
制海
钤制
台制
北制
音制
制台
制威
制院
诏制
《國語辭典》:炮制(炮製)  拼音:páo zhì
用火炼药,去其偏性,使成精品,以加强疗效。也作「炮炼」。
《骈字类编》:天制
周书宣帝纪见上胜又素问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已 天气制胜已天制色地制形
《骈字类编》:天制(天制)
徐惠 奉和御制小山赋 彼昆阆之称美,讵有述于天制。
《骈字类编》:上制
周礼考工记弓人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
又桃氏为剑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弟又晋书殷仲堪传天下新定权由上制高祖分王子 有磐石之固社稷深谋之臣森然比肩岂琐琐之禄产所能倾夺之哉
分类:上制
《國語辭典》:制止  拼音:zhì zhǐ
强迫停止。魏。刘劭《人物志。材理》:「凡人心有所思,则耳目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
分類:制止阻止
《國語辭典》:制限  拼音:zhì xiàn
限制、拘限在一定的范围内。《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谨寻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鸡眼、镮凿,更无馀禁。计河南诸州,今所行者,悉非制限。」
分類:限制
《国语辞典》:制海  拼音:zhì hǎi
军事上称控制某一海域为「制海」。
《漢語大詞典》:钤制(鈐制)
犹钳制。限制约束。新唐书·皇甫鎛传:“久之,迁吏部员外郎,典南曹,鈐制吏姦,稍知名。”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 乌撒 ﹞父子各据一方,且壤地相接,无他郡县上司以隔絶鈐制之。”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观其上、下二院所以并设,岂故为鈐制哉?”
《漢語大詞典》:台制(臺制)
台省的规章制度。宋书·庾炳之传:“时 炳之 自理:‘不諳臺制,令史并言停外非嫌。’”新唐书·韦温传:“入为监察御史,以臺制苛严,不可以省养,不拜。”参见“ 臺省 ”。
《國語辭典》:台省(臺省)  拼音:tái shěng
1.汉时尚书的称呼。
2.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3.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骈字类编》:北制
左传隐公五年夏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又贾至燕歌行见东威下
《漢語大詞典》:音制
言语中声音的节奏。后汉书·郭太传:“善谈论,美音制。”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音制,即音声仪制也。”北史·刘廞传:“ 孝武 於 显阳殿 讲孝经, 廞 为执经,虽酬答论难,未能精尽,而风采音制,足有可观。”
《國語辭典》:制台(制臺)  拼音:zhì tái
职官名。明、清时总督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随班见了直隶总督方制台,照例寒暄了几句,举茶送客。」《冷眼观》第六回:「我候制台出来,就上去拦舆喊控。」
分類:总督敬称
《漢語大詞典》:制威
犹擅权。管子·立政:“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
分類:擅权
《漢語大詞典》:制院
皇帝特命囚禁审讯犯人的处所。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猪精》:“明年冬,寺中作制院鞫 岳飞 。”
《漢語大詞典》:诏制(詔制)
君主的命令。后汉书·岑彭传:“今赤眉入关, 更始 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詔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
分類:命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