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银行
洋酒
造殃
材物
谗柄
对胶
出品
打样
陶文
铜匠
酿造
木活
逻逤槽
船坞
遘纷
《國語辭典》:银行(銀行)  拼音:yín háng
1.一种金融机构。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为主要业务,或兼事票券经理、纸币兑换、代理国库之出纳等业务。根据我国《银行法》,分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专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外国银行五种。
2.做金银首饰的行业。《金瓶梅》第九○回:「我便投在城内顾银铺,学会了此银行手艺,拣钑大器头面,各样生活。」
《国语辞典》:洋酒  拼音:yáng jiǔ
泛指欧美各国制造生产的酒类。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
《漢語大詞典》:造殃
制造祸殃。《敦煌变文集·地狱变文》:“头头增罪,种种造殃,死值三涂。”
《漢語大詞典》:材物
(1).可供制造成品的材料。周礼·秋官·大行人:“五岁壹见,其贡材物。” 郑玄 注:“材物,八材也。”《商君书·徕民》:“其藪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寳,又不尽为用。”
(2).材木与物品。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张守节 正义:“材,木也。物,事也。”
《漢語大詞典》:谗柄(讒柄)
被人用来制造谗言的把柄。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漢語大詞典》:对胶(對膠)
古时一种制造优质墨的方法。制墨时用胶乳同烟粉混合,凝固而成。墨质坚硬,书写有光泽,经久不变。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漆烟对胶:“﹝ 沈珪 ﹞每云: 韦仲将 法,止用五两之胶,至 李氏 渡 江 ,始用对胶,而祕不传,为可恨。一日,与 张处厚 於 居彦实 家造墨,而出灰池失早,墨皆断裂。 彦实 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弃,遂蒸浸以出故胶,再以新胶和之,墨成,其坚如玉石。因悟对胶法,每视烟料而煎胶,胶成和煤,无一滴多寡也。故其墨铭云‘ 沈珪 对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者,此最佳者也。”参阅 宋 米芾 墨史卷上、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王象先作画
《國語辭典》:出品  拼音:chū pǐn
1.制造出来的物品。如:「本公司出品精良,请多多使用。」
2.陈列在展览会、博览会或比赛会场上的物品。
《國語辭典》:打样(打樣)  拼音:dǎ yàng
1.要建筑或制造器具前,先画出图样,称为「打样」。
2.排印书报,先印样张作审查校对之用,称为「打样」。
《國語辭典》:陶文  拼音:táo wén
刻或印在陶器上的文字。原始社会末期的陶器已有刻画符号,今日所见陶文,以战国时期的数量为最多。
《國語辭典》:铜匠(銅匠)  拼音:tóng jiàng
制造或修理铜器的工匠。
《國語辭典》:酿造(釀造)  拼音:niàng zào
利用酵素的发酵作用,将农产物制成饮料或食品。如:「这家工厂酿造的酱瓜特别香脆可口。」也作「酿制」。
《漢語大詞典》:木活
木制的物品器件
制造和修理木制物品器件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逻逤槽(邏逤槽)
用 西藏 逻逤檀木制造的琵琶面上架弦的部件。 宋 陆游 《琵琶》诗:“ 西蜀 琵琶逻逤槽,梨园旧谱《鬱轮袍》。” 清 厉鹗 《过丁茜园斋观陈洪绶合乐图》诗:“凤纹逻逤槽,只有 阿蛮 省。”参见“ 逻逤檀 ”。
《國語辭典》:逻逤檀(邏逤檀)  拼音:luó shā tán
西藏出产的檀木。可供制造琵琶的槽,音韵特别凄清飘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七。乐考。丝之属》:「双凤琵琶:唐天宝中,宦者白秀正使回蜀,回献双凤琵琶,以逻逤檀为槽,温润辉光,隐若圭璧。」也作「逻沙檀」。
《國語辭典》:船坞(船塢)  拼音:chuán wù
用以停泊、建造或检修船只的建筑设施。有控制水线高低的设备,可分为湿船坞、乾船坞、浮船坞、建造用坞等。《红楼梦》第四○回:「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老残游记》第一回:「山脚下有个船坞,都是渔船停泊之处。」
《漢語大詞典》:遘纷(遘紛)
(1).遭乱。晋书·元帝纪:“然 晋 室遘纷,皇舆播越,天命未改,人谋叶赞。”
(2).制造纠纷。遘,通“ 构 ”。文选·颜延之〈祭屈原文〉:“ 嬴 芊 遘纷, 昭 怀 不端。” 吕向 注:“ 嬴 , 秦 也; 芊 , 楚 也。是时 秦昭王 、 楚怀王 遘纷为乱,君道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