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方正  拼音:fāng zhèng
1.德行严正不偏。汉。贾谊吊屈原文〉:「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
2.汉代选举科目名。汉。扬雄 解嘲:「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
3.四四方方。《北史。卷九四。流求列传》:「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形制不同。妇人以罗纹白布为帽,其形方正。」
《國語辭典》:干蛊(幹蠱)  拼音:gàn gǔ
1.子嗣贤明,能掩盖父母的过失。《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盖父愆名为干蛊。」
2.才能。唐。白居易〈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行己以清廉闻,莅事以干蛊闻。」
《國語辭典》:干父之蛊(幹父之蠱)  拼音:gàn fù zhī gǔ
儿子能继承父亲的志业。语出《易经。蛊卦。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漢語大詞典》:宏辞(宏辭)
亦作“ 宏词 ”。 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 , 宋 、 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 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 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钦叔 苦学博览,无不通,尤长於四六。南渡,擢南省魁,復中宏词。”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卷二。
《漢語大詞典》:直言极谏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 汉 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参军。”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臣昨覩乙亥詔书,或越职言事……恐非本於宸衷。盖陛下即位以来,屡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转对,又置诣匭,设直言极諫科,今詔书如此,是与前事相违。”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窃尝观 汉 唐 宋 之世,自贤良方正以逮直言极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荐之,天子试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
《國語辭典》:孝廉方正  拼音:xiào lián fāng zhèng
清代荐拔人才科目之一。由地方官特别推荐保举,送礼部考试后任用。孝廉为原有之科目,其与「贤良方正」中之「方正」结合而名之。
《国语辞典》:绝域异方(绝域异方)  拼音:jué yù yì fāng
边远的异地。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朝廷置灵武于度外几百年矣,议者以为绝域异方,义不敢近,而况于取之乎?」
《国语辞典》:博学宏词科(博学宏词科)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kē
一种科举考试制科。用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者。参见「博学宏辞科」条。
《国语辞典》: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辞科)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kē
一种科举考试制科。唐开元十九年开博学宏辞科,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的人。宋南渡后,亦设有此科。至清乾隆时,因避帝讳(乾隆名宏),改称为「博学鸿辞科」。《文献通考。卷三三。选举考六》:「博学宏辞科:绍兴三年立此科。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于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一古一今。试人先投所业三卷,朝廷降付学士院,考其能者召试。」也作「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